立春由來是什麼?立春節氣有什麼傳說和故事?

立春由來是什麼?立春節氣有什麼傳說和故事?

立春就是人們辭別冬季,迎來春天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立春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過去卻極為重視。那你知道立春的由來是什麼嗎?立春有有哪些傳說故事?一起來看看。

一、立春由來是什麼?立春是怎麼來的?

立春是漢族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氣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自秦代以來,中國就一直以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立春是從天文上來劃分的,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從立春交節當日一直到立夏前這段期間,都被稱為春天。在氣候學中,春季是指候(5天為一候),平均氣溫10°C—22°C的時段。

很早很早以前,人們只知道打獵,不知道種田,常常是飢一頓飽一頓,生活很苦。後來,出了個神農氏,嘗百草分五穀,人們才開始種莊稼,生活慢慢好起來。所以,前後五帝都很關心農事,到了周朝的時候更把務農的事提到朝議上,責令地方官每年舉行迎春儀式,與民同耕。

傳說那時的儀式很隆重,在立春的前一天,地方官洗完澡,穿上素服,不坐轎子不騎馬,步行到郊外,聚集鄉民,擺桌上供,燒香磕頭,並在供桌前做一個象徵春牛的土牛,讓衙役扮做象徵豐收的勾芒神舉鞭去打,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懶惰,迎來一年的豐收。

二、立春有什麼傳說和故事?立春節氣的傳說有哪些?

傳說一

中國各地農村人總是把立春叫打春,而打春這天,鄉人又有一個習俗,就是在立春時刻,不論大人、小孩都要啃吃幾口蘿蔔,這習俗叫啃春。要說這啃春習俗的來歷,還有個神奇的傳說。

有一年的立春前,當人們準備熱熱鬧鬧迎接立春時,不料,瘟疫四起,使得所有人都傳染上了一種說不出的疾病。這種病很怪,那模樣真像喝醉了酒似的,個個都是頭重腳輕,連抬抬手的力氣也沒有。

立春前一天,一個老道打扮的人來到了一個村莊。他見村莊裡靜得聽不到雞鳴狗叫,更不見有人走動,覺得奇怪萬分。他來到了村邊的一戶人家敲門.道人連呼幾聲沒人應,後來他看到一箇中年人,連聲問究竟,中年人抬了一下眼皮,合著眼用微弱的聲音,斷斷續續地說:“全村人都得了一種像我這樣的病。”

道人一連闖了幾家,情形都是一樣。道人也莫名其妙。於是,他來到村東頭的一棵古樹下,面南盤坐,挑起單掌,閤眼靜坐,口中唸唸有詞。原來,他向南海的觀世音菩薩祈求醫治瘟疫的方法。約摸過了三個時辰,道人長噓一口,猛然站起來,飛快地跑回觀院,掄鎬便刨,他刨出一袋貯藏的蘿蔔,又飛快地跑到了村莊。這時候,已是第二天大清早了,道人從村中一家找到一隻蘆花大公雞,拔下幾根雞毛,紮在了地上。

道人閤眼祈告著,腦海中又出現了靜坐時與觀音菩薩對話的場面:觀音菩薩告訴他,等地氣通時,讓鄉人百姓每人啃吃幾口蘿蔔,瘟疫便可自動解開。過了約莫有一袋煙的功夫,紮在地上的雞毛突然動了起來,道人驚喜萬分,他喊著:“地氣通了,地氣通了。”奔向了村莊的每家每戶,讓人們啃吃蘿蔔。結果,還真靈驗,人們吃了蘿蔔之後,全都好了。

人們紛紛給道人跪下,謝他的救命之恩。道人說:“大夥請起,別謝我,應該感謝觀音菩薩。不過,大夥現在應該去救別人。我的觀院裡還有許多蘿蔔,大夥帶著快去鄰近村莊救人吧!”鄉人聽後,帶著蘿蔔奔向了十里八村。

瘟疫解了,人們又過上了平靜安樂的生活。但是人們不會忘記那位道人,更不會忘記讓他們從苦難中解脫出來的蘿蔔。從此,鄉人便在立春這天啃吃幾片蘿蔔,以求平安。啃春的習俗也就形成了,持續至今。

傳說二

每當春節期間,農村中到處能聽到“咚咚旰”、“咚咚旰”的春鑼春鼓聲,並還伴有節拍的唱詞,原來是有人在打春。

傳說,在明朝年間,有個知府,在上任的頭一年的春天,氣候非常寒冷,而且時間也冷得很長,雖說立春已有個把月了,花草樹木都未看見發芽。知府心想這不是一個好兆頭,他急於想見到樹草花木發的芽。於是,他立即下令,要百姓去尋找發了芽的樹枝送到知府裡。如誰送得早,就有獎賞。次日,便有一個姓吳的和一個姓周的兩個人,找到了幾枝發了芽的楊木,送到了知府的衙門。知府見了,心裡自然大喜,認為是送來了吉祥。吳、周兩人得到了知府的重賞。知府又要他們兩人明年更早些來報春。恰巧,第二年因冬季比較暖和,正月初一立春,周、吳兩人手持發了芽的楊柳,各入還拿了一面小鑼半邊特製的鼓,一齊來到知府衙門報春。他們一邊敲鑼,一邊唱起自己編的一些好聽的吉利奉承話。知府格外高興,又給了周、吳二人雙倍的獎賞。這樣一來,周、吳受賞的訊息傳到了其他老百姓那裡。來年,其他百姓也仿照著周、吳二人的樣,成群結隊地上衙門報春。知府見到這樣多的百姓都來了,他再也不拿出自己的銀錢賞給百姓。知府便對大眾說:“報春是件大喜事,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回大地早,是萬民之福。你們可以拜吳、週二人為師,到各地村莊的鄉親們家裡去報春。本府從今後,在立春時節辦個盛大的迎春大會,與民同樂。”自從那時候起,各地都形成了打春的風俗。

大寒

小寒

冬至

大雪

小雪

立冬

霜降

寒露

秋分

白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