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是24節氣之一,俗話說:“小寒大寒,凍成冰團。”中醫認為,寒為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此時更應該固護體內陽氣。《黃帝內經》有言“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那小寒節氣如何養生?小寒節氣養生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小寒養生知識有哪些?今天易師匯民俗文化網給大家介紹下。
一、小寒節氣有哪些養生知識點?小寒節氣如何養生?
1、早睡晚起,注意保暖
《內經》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季氣候寒冷,草木凋零,是萬物生機潛伏閉藏的季節,也正是人體養藏的最好時刻。
小寒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自然界中的陽氣處於一種封藏的狀態,人也要符合自然的規律,不要擾動陽氣,儘量早睡晚起,以待陽光。因為冬屬陰,晝短夜長,陽氣不足,人容易生病,而早睡晚起的作息生活有利於陽氣的潛藏和陰精的積蓄,對人體健康十分有益。
另外,要注意保暖,加強頭部、頸部、手腳等易受涼部位的防寒,預防關節痛、頸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可每晚堅持用熱水泡腳,建議將紅花、當歸或雞血藤等中藥材煎成汁後與熱水混合泡腳。
2、適度運動,動靜結合
中醫認為“動則生陽”,但應注意在日常鍛鍊中要適度運動,做好保暖,防止汗液的大量流失。建議選擇在陽光充足的時間(9點到14點)進行鍛鍊,以達到增強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的目的,即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1)慢跑
慢跑是一個既方便,又對身體有許多益處的運動,可作為一般人群的首選。全身動起來則血脈通暢,既保護心肺功能,又能促進胃腸蠕動,從而降低患感冒等疾病的風險。
注意:運動前要進行充分熱身,從低強度慢慢開始。運動後不要立刻休息,慢慢減少運動強度。對於一些體質偏弱或者年齡較大的人來說,可進行室外散步。
(2)八段錦
八段錦是中醫傳統保健功法,至今約有八百年的歷史,它“內煉精氣神,外練筋骨皮”。整套動作柔和緩慢,圓活連貫,有松有緊,動靜相兼,而且可以不受時間、場地和天氣的影響。
八段錦可增強體質、調節體內各臟腑經絡氣血的執行,故為一項行之有效的祛病延年的傳統好功法。
3、溫補陽氣,藥膳更佳
民間有 “今年冬天進補,明年三春打虎”之說,小寒是冬季進補的好時機,飲食應行“溫補”,尤其要重視“補腎防寒”。食物性味宜多溫熱少寒涼,如栗子、大棗、核桃仁、桂圓、南瓜、生薑、羊肉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立冬後進補不要冒進,需要給腸胃一個適應的過程,所以要做好“引補”。
什麼是“引補”呢?就是先把脾胃功能調好,為大補做好準備,這樣就可以避免進補得不耐受,使得進補事半功倍。可吃些健脾開胃的藥物,如黨參、太子參、炒意苡仁、山藥、蓮子、砂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