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郈的來源和變遷歷史,郈姓的歷史名人及主要成就

姓氏郈的來源和變遷歷史,郈姓的歷史名人及主要成就

百家姓郈姓的由來是怎樣的?你對姓郈起源、郈姓的來源熟悉嗎?郈姓的郡望堂號是什麼?郈姓家族有哪些名人?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姓氏郈方面的基礎知識,供大家參考!

(一)郈姓來源歷史和典故是什麼?郈姓由來是什麼?

1、源於太昊氏,出自上古東邑部族首領太昊的孫子後照,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上古東邑部族首領太昊的孫子後照的後代。後氏是傳說中上古時期東夷族首領太暤的後代子孫。太暤又稱太昊或大昊,就是古帝伏羲氏的別稱。據史籍《姓氏考略》的記載:“太暤孫後照之後,今開封有此姓,望出東海也。”由此可知,後氏是以“王父字得氏”,源起東海郡。

“郈”與“後”,在古代是兩個不同姓氏的氏族,在今天都簡寫成“後”,不分彼此。

2、源於姜姓,出自共工氏之後。屬於以官職名字為氏。 據史籍《風俗通義》記載,炎帝后代共工氏有子名叫句龍,在黃帝時期擔任后土,即掌管有關山川土地事務及農業生產的官職。在後土逝世之後,被封為“灶神”,在夏、商、週三朝及其以後,一直為人們所祭祀。

在後土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后土氏,曾有人在楚國為官,後省文簡化為單姓後氏,世代相傳至今。這在史籍《姓纂》中有記載:“後,后土之後。”在史籍《路史》、《潛夫論》中也記載:“春秋時魯、楚公族有後氏。”

3、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魯孝公之子姬鞏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二)郈姓始祖是誰?郈姓是誰的後代?

公子鞏。後與後在古代是兩個不同的姓氏,在今天都簡寫成後姓,不分彼此。過去,後氏是傳說中上古時期東夷族首領太嗥的後代子孫。太嗥又稱太昊或大昊,就是古帝伏羲氏的別稱。根據《姓氏考略》的記載:“太嗥孫後照之後,今開封有此姓,望出東海也。”由此可知,後氏是以“王父字得氏”。老家東海,即今江蘇東海縣一帶。後氏的源流有二:一是源出於姬姓,四周有魯孝公的兒子公子鞏的封邑在郈邑(今山東省東平),諡號郈惠伯,他的子孫以郈為氏,後又去邑以後為氏。二是相傳炎帝的後代共工氏之子句龍為后土(掌管土地事務的官職),死後被封為社神,其後代子孫以後為姓,稱後氏。後氏族人尊公子鞏為後姓的得姓始祖。

(三)郈姓人口分佈在中國哪些地方?郈姓祖籍在哪裡?

郈氏是非常古老的漢族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臺灣省則沒有,人口約四萬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025%左右。“郈氏”的後代大多簡寫為“後氏”,以東海郡為郡望。在中國早期歷史上的郈(後)氏名人,幾乎全是山東人:春秋時期,孔子有個弟子叫郈處,是齊國人;漢朝時期傳詩、禮之學,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遠影響的郈蒼,則為山東郯城人。郈(後)氏在歷史上雖未發展成一個繁盛家族,但經過無數代的播遷和繁衍,其子孫早已遍佈天下。如明朝宣宗朱瞻基宣德年間即領兵鎮守岷州,長達二十餘年,號令嚴明、番夷畏服的名將郈氏能,便是當時的岷州人(今甘肅岷縣)。

今山東省的單縣,四川省的儀隴縣,甘肅省的固原縣,湖南省的岳陽市、常德市、寧鄉縣,安徽省的淮南市、黃山市、宣城縣、蕪湖市、當塗縣、滁州市、全椒縣,雲南省的紅河州箇舊市、石屏縣、思茅地區,江西省的南昌市進賢縣、河南省的信陽市商城縣、濮陽市濮陽縣,四川省的儀隴縣,湖北省的武漢市、隨州市,江蘇省的南京市、揚州市興化縣,甘肅省的蘭州市、南州縣,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地,均有郈(後)氏族人分佈。

在中華民族姓氏的歷史發展中,郈、後、後三氏各有不同的淵源、發展、繁衍過程,但在今天大都簡寫成後氏,而且年輕的一代已經完全分不清彼此之間的差別了。

(四)郈姓郡望在什麼地方?郈姓郡望堂號是什麼?

郡望

1、東海郡:亦稱郯郡、海州。東海郡在歷史上有三處:①治所在郯邑(今山東郯城),後置郯縣,屬徐州刺史部,為縣、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會末期境內已有人群定居,時境為“東夷”之地,太嗥氏為東夷一著名酋長,少嗥氏為黃帝族向東發展的一支,與夷族雜居於此,稱“炎”地,周朝時期封炎族首領於此,稱炎國,後演化為郯國。春秋時期,郯國附魯,“郯子朝魯”、“孔子師郯子”即出於此,戰國時期為越國所滅。秦朝時期始置郯郡,後改稱東海郡。;秦、漢之際曾稱郯郡,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鄭城一帶,治所在郯城縣北部;西漢時期下轄三十七縣,其時轄地在今山東費縣、臨沂、江蘇贛榆以南,山東棗莊、江蘇邳州以東和宿遷、灌南以北一帶地區。②東晉時期置於海虞縣(今江蘇常熟)的東海郡,後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蘇鎮江),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費縣、臨沂縣、江蘇省贛榆縣南部、山東省棗莊市、江蘇省江蘇省邳縣東部和江蘇省宿遷縣、灌南縣北部一帶地區;唐貞觀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縣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復置,始有“郯城”縣之名,不久又省入臨沂;元朝末期復置郯城縣,明、清兩朝之後縣域有變,但縣名未易;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其地隸屬山東臨沂地區。③南北朝時期的東魏及後來的隋、唐諸朝時期,以海州為東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蘇連雲港海州鎮),其時轄地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一帶地區。

堂號

1、東海堂:以望立堂。

2、裕政堂:明時陝西市政司參議郈敏,放寬政策,採取富民政策,使人民康樂。裕政是寬、開拓、富民的政治。他為人忠厚和樂,愛民如子。深受人民愛戴。

(五)郈姓家族名人有哪些?郈姓歷史名人簡介

1、郈處:亦稱後處,字子裡;齊國人(今山東淄博)。著名春秋末期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他潛心傳播儒學。唐朝開元年間被封為營丘伯,宋朝時期又加封為膠東侯。

2、郈蒼:亦稱後蒼,字近君;東海郯人(今山東郯城)。著名漢朝學者。漢宣帝時,西漢宣帝時博士,官至少府。後蒼精通五經,對《齊詩》和《禮》的研究造詣很深。東漢者應劭稱他是《齊詩》的最早傳人之一。後蒼對《春秋》和《孝經》也很有研究。曾教導翼壽、匡衡等人,而後始有齊計翼匡之學。

著解釋有《禮記》之書,名《後蒼曲臺記》。並以《禮》教導戴德、戴聖、慶普,所以《禮記》才有大戴、小戴、慶氏之學。

3、郈胤:亦稱後胤。著名唐朝大臣。官至唐朝金紫光祿大夫。策名,出仕,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