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姓的起源與分佈發展,莊姓的歷史名人及成就簡介

莊姓的起源與分佈發展,莊姓的歷史名人及成就簡介

今天易師匯姓名文化網就帶大家瞭解下,關於莊姓起源及其他相關的知識,莊姓的來源起源是什麼?莊姓的始祖遷徒分佈情況,讓你對莊姓家族起源有一個全面的瞭解。

(一)莊姓歷史來源和典故詳解,姓氏莊姓是怎麼來的?

莊(Zhuāng莊)姓源出有三:

1、出自羋姓,是春秋時期楚國王族之後,以諡號為氏。據《急就篇》和《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所載,楚國君王羋旅去世後,諡號為“莊”,即歷史上德楚莊王。楚莊王德支庶子孫,以祖上諡號為姓,成為莊氏。

2、出自子姓,春秋時宋國戴公武莊之後,以祖字為氏。據《姓氏考略》和《資治通鑑音注》所載,春秋時宋國國君宋戴公名武莊,其後人即以其字為姓,成為莊姓一支。莊姓形成以後,曾於漢代出現過一次易姓。漢明帝名劉莊,諱莊字。莊姓在漢明帝以後改為嚴姓。魏晉南北朝時,有的嚴姓復祖姓仍為莊姓,故歷史上有“莊嚴一家”之說。莊姓望出天水(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南)。

源於改姓

鎮海莊市莊氏家族,在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為了避朱元璋之諱,由章姓改為莊姓。 

少數民族

①回族改姓:據文獻《中國回族大辭典》中的記載:莊氏,是回族的姓氏之一,現主要分佈於海南省三亞市一帶地區。

②蒙古族漢化改姓 :蒙古族烏扎喇氏、蒙古族阿魯特氏,明、清朝時期即冠漢姓為莊氏。

③滿族改姓:滿族烏雅氏、滿族他塔喇氏改姓。

(二)莊姓的始祖是誰?莊姓是誰的後代?

楚莊王。又稱荊莊王,姓羋名族,春秋時楚國國君。公元前613六年至公元前591年在位。即位後,申張王權,並採取果斷措施,平定權臣若敖氏的叛亂。又重用孫叔敖改革內政,興修水利,加強戰備。由於楚莊王知人善任,終於使楚國迅速強大。公元前606年,北伐陸渾之戎,陳兵周郊,使人問九鼎輕重。公元前597年,在?(今河南省滎陽東北)大敗晉軍,迫使鄭、宋等國歸附,成為代晉而起的春秋五霸之一。他死後諡號“莊”,帶有嚴肅、敬重之意,故史稱楚莊王。他的後代中,有一支以其諡號為氏,稱莊姓。他們尊楚莊王為其得姓始祖。

(三)莊姓遷移分佈在哪裡?莊姓遷移分佈情侶簡介

先秦時代,莊姓已經向各地播遷。時齊有莊暴、莊賈,越有莊舄,楚有莊豹、莊足喬、莊辛、莊善,宋有蒙人莊周。這些史實表明當時齊(今山東省)、楚(今湖北省)、越(今浙江省)、宋國蒙(今河南省與安徽省間地)都有莊姓人物居家生活的蹤跡。據《史記・西南夷傳》所載,莊王苗裔莊足喬(一作莊豪)率軍略巴蜀黔中以西,直至滇(今雲南滇省池附近),因黔中被秦攻佔,已無歸路,莊足喬遂在滇稱王。漢武帝時,始歸順漢朝,時任滇王者率其家族入益州(今四川省成都)。這就說明,莊姓在先秦時代已經向西南地區的四川、貴州、雲南傳播。秦漢之際,莊姓依舊以湖北、河南為其繁衍中心,此際莊姓有莊青翟入朝為相,另有吳(今江蘇省蘇州)人莊忌,為莊姓傑出代表。東漢明帝時,因明帝名劉莊,避諱改莊為嚴,自莊光(後改嚴光)開始,莊姓長時間為嚴姓所掠美。魏晉以後,有嚴姓複本姓,從此莊、嚴二姓並行全國。十六國時期,莊姓子孫紛紛從今湖北、河南分散各地,先後遷居今甘肅的天水、浙江的紹興、山東和江蘇間地,後來發展成了莊姓天水郡望、會稽郡望和東海郡望。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莊森(王潮外甥)隨王潮、王審知入閩,落籍永春桃源裡蓬萊山,是為莊姓入閩始祖。宋末元初,莊森長子莊韋之後裔莊詔遷廣東陸豐上沙鄉開基;四子莊甲之後,入閩第八世莊元吉為桃源錦繡本派始祖。另有裔孫莊哲遷居同安,哲弟莊光徙潮陽。莊元吉長子名翼,其重孫莊?孫遷居青陽開基;三子名晦,其重孫莊同遷惠安雲頭鄉開基;四子莊夏,其孫莊彌淵遷潮安開基;彌淵重孫莊才翁遷同安開基。明初,山西莊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甘肅、湖北、湖南、河南、北京等地。明、清兩代,莊姓人渡海到臺灣者,以南靖莊三郎派下居多,其中農民起義軍首領莊大田由福建漳州平和遷居臺灣鳳山(今高雄縣治)竹仔港莊。亦有莊姓入遷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如今,莊姓在全國分佈較廣,尤以廣東、江蘇、浙江、臺灣等省為多,上述四省之莊姓約佔全國漢族莊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莊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九三。

(四)陳姓郡望和堂號有哪些?

1、天水郡:西漢初始置郡。相當於今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

2、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於原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境包括有江南、浙江省大部及皖南一部。今浙江省紹興市。

3、東海郡:漢初的東海郡在今山東省郯城一帶。東魏及隋唐的東海郡 在今江蘇省東海縣以東、淮水以北地區。

堂號

1、南華堂:戰國莊周,著《南華經》。與老子同為道家之祖,世稱“老莊”。武強堂:漢代莊不識(《漢書》作莊不職,茲從《史記》),封武強侯。

2、錦繡堂: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莊森隨王審知入閩,擇居永春桃源裡蓬萊山。第九世莊夏,居官有德政,南宋甯宗皇帝賜其建第於泉州府城,將其故鄉鬼笑山御筆賜名為“錦繡山”。這是莊姓堂號“錦繡”的由來。

此外,莊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天水堂”、“會稽堂”、“東海堂”、“淋鬱堂”、“一簣堂”、“秋水堂”、“靜觀堂”、“寶繪堂”等。

(五)莊姓宗祠通用對聯有哪些?莊姓宗祠通用對聯集錦

〖莊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望出天水;源自春秋。――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全聯典指莊姓源流和郡望(見上題頭《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號》介紹)。

滇池坐鎮;定山隱居。――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戰國時楚國將領莊?F,頃襄王時率軍透過黔中向西南進攻,越過且蘭、夜郎,直到滇池附近。後因黔中被秦國攻佔,與楚國斷絕了交通,便在滇稱王。下聯典指明代江浦人莊昶,字孔?D,成化年間進士,歷官檢討、吏部郎中,因直諫被貶謫,後隱居定山,學者稱為定山先生。

歌吟東越;經著南華。――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戰國時人莊舄,在楚國做官,不忘故鄉,病中思念越而吟越地歌樂。下聯典指戰國時哲學家莊子,名周,宋國蒙人,曾任漆園吏(管理漆園的小官)。生活貧困,卻拒絕了楚威王的重金禮聘。其哲學思想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對後世影響很大。著作《莊子》又稱《南華經》,為道教經典之一,文章汪洋恣肆,想像豐富,多用寓言故事形式,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的價值。

〖莊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父子雙進士;明清兩狀元。――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明代萬曆進士莊起元,其子清代乾隆進士培因,俱有文名。陽湖人。下聯典指明代萬曆狀元莊際昌,字景說,永春人;清代乾隆狀元莊有恭,字容可,號滋圃,番禺人。

能除一切苦;照見五蘊空。――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莊繁詩自題聯。見《中國對聯大辭典》。

〖莊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獻詩博詞林譽;鼓盆留蒙吏歌。――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清・莊有恭嘗獻詩文,數蒙獎勵。下聯典指戰國・莊周,其妻死,周箕踞鼓盆而歌。

〖莊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有可讀史二千遍;莊周著經十萬言。――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清代諸生莊有可,亦名獻可,字大久,武進夫。博通經史,自言讀至二千餘遍。有《春秋註解》等。下聯典指戰國時思想家莊周,宋國蒙(今安徽蒙城,一說今河南商丘東北)人。做過漆園(在今渦河北岸)吏。楚莊王聞其名,用厚幣相聘,許以為相。他表示寧為“孤豚”,不作“犧牛”,甘願逍遙物外。著書十萬餘言,號《莊子》。漢志列於道家,與老子並稱為道家之祖。唐天寶初,詔號為《南華真經》。

獻詩博詞林之譽;築陂利福清之民。――李文鄭撰莊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清代番禺人莊有恭,字容可,號滋圃,乾隆年間狀元,歷官修撰、侍講學士、光祿寺卿、兵部右侍郎、江蘇巡撫、江南河道總督、刑部尚書、福建巡撫。風度端莊,為官清勤。工書法,風格圓勁,片紙隻字都為人重視,爭相珍藏。曾在翰林院獻詩文,數次獲嘉獎。下聯典指北宋莆田人莊柔正,元符年間任福清知縣。曾改築天寶陂,在陂帝大榕樹下辦案,凡投訴者都要背一塊石頭,理曲者則搬運石塊贖罪。陂以石為基,又熔鐵加固,數月完工,改名元符陂。可灌溉數萬畝農田,百姓得其利。

福令溥百年之利;翰林標四直之名。――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宋莊柔正事典。下聯典指明莊昶事典。

〖莊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聯〗

翰苑能臣,直諫內廷張火;漆園名吏,高隱南華著經。――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上聯典指明代名臣慶昶的事典。下聯典指戰國時思想家莊周事典。

山從錦繡,一開詩禮由來遠;水接桃源,千載衣冠特遠尊。――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福建省南靖縣奎洋鎮莊氏大宗祠聯,祠祀開基祖莊三郎及派下先祖。

開水衍汪洋,一派宗支流祖澤;桃源開龜島,萬家錦繡屬孫林。――佚名撰莊姓宗祠通用聯此聯為福建省南靖縣奎洋鎮莊氏大宗祠聯。

(六)莊姓家族名人有哪些?莊姓家族名人名字大全

常州莊氏

常州莊氏是指歷史上滿清時代學術界常州學派的創造人之一,也是常州學派重要領袖之一,莊氏家族在當時聲名顯著。在明清兩代,常州莊氏一族出了大大小小200多個官員。常州莊氏明清時期共中舉79人,中進士35人,在全國範圍內罕有其匹,更有兄弟鼎甲、兄弟會魁、兄弟三進士、兄弟二進士、三代八進士、七世十九進士、同榜三進士等諸多盛事。甚至直到當代,毗陵莊氏仍然家風不墜,如莊逢甘、莊逢辰、莊逢源三兄弟併為院士。

青陽莊氏

在明清時期,特別是明代,青陽莊氏科舉人物眾多,是其他族姓難以企及的。自成化十年(1474年)族人莊榮首中舉人至明崇禎間,莊氏家族出了進士13名,舉人14名,貢生4名。在清代,又有進士2名,舉人5名,貢生4名。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明嘉靖八年,家族中有莊用賓、莊一俊、莊壬春三人同榜考中進士,人稱“一榜三龍”。明弘治十七年(1504)到明萬曆28年(1600)科舉考試中,五科中共10人中進士,稱“五科十鳳”。這就是一榜三龍齊奮,五科十鳳連飛的來由。

先秦秦漢

莊周:(約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即莊子,宋國蒙(河南商丘)人,戰國時期思想家。

莊辛(生卒年待考),戰國時楚襄王大臣,因襄王寵幸嬖臣不理朝政,屢諫不聽,莊辛遂避亂到趙國。後楚國為強秦所破,國都覆沒,襄王到城陽(今信陽)避難,派遣使者召莊辛回國,問救國之道,莊辛回答:“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去嬖臣,以天下為重,則楚國有救。”襄王聞過思改,委以國政,封莊辛為陽陵君。

莊舄(生卒年待考),亦稱越舄;越國人。著名戰國時期的楚國大臣。莊舄出身貧寒,仕楚。是古代一個著名的愛國主義者。

莊蹻(?—前256),約生活在公元前243年至公元前262年間,一作莊豪,又作莊嶠。史載系“楚莊王之苗裔”,楚國將軍戰國時楚國人,在他生平當中有兩件大事,一是反楚起事,二是入滇,是史上第一個雲南王。 

莊青翟:(?—前115),高祖時大將、武強侯莊不識之孫,漢代大臣。文帝時襲爵武強侯。武帝時曾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後任相三年,於官場爭鬥中自殺。

莊忌(嚴忌)(約前188—前105),吳(治所在今江蘇蘇州)人,西漢道家、文學家。

嚴助(?—前122年),本名莊助,西漢人,西漢中期會稽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嚴忌之子,也有人說他是嚴忌的族子。

嚴光(前39年—41年),本姓莊,又名遵,字子陵。漢族,會稽餘姚(今浙江省餘姚市)人 。東漢著名隱士。

宋元

莊徽(生卒年待考),揚州江都(今屬江蘇省)人,北宋官吏。進士出身,歷任徽猷閣待制、平江太守等職。居官有令名,無秋毫之累,以通奉大夫致仕。

莊夏(1155—1223),莊元吉四子,泉州永春(今屬福建省)人,南宋大臣、學者。進士出身,官至兵部侍郎、煥章閣待制。有《禮記解》、《典故備記》、《國史大事紀》等。

莊綽(約公元1126年前後在世)泉州惠安人,宋代官吏、學者。最高職任過鄂州、筠州知府。其學有淵源,多識軼聞舊事。有《雞肋篇》、《杜集援證》、《炙膏肓法》、《本草蒙求》等

明清

莊昶(1437—1499),字孔暘,號定山。應天府江浦(今屬江蘇省)人,明代官吏、學者。進士出身,曾任翰林檢討,後謫桂陽州判官。淪落三十年,以講學為務。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刻意為詩,而喜用道學語言。有《莊定山集》。 [33]

莊用賓(1504—1578),字君採,號方塘,晉江青陽人。祖籍永春。明嘉靖八年(1529年)與潘湖黃光升同榜第八名進士,累官刑部員外郎,浙江按察司僉事。彼時朝政腐敗,考場營私舞弊現象屢見不鮮。有個生員叫袁文煒,其人學博品正,但沒錢行賄考官,因此名落孫山。 [34]

莊際昌(1577—1629),字景說,號羹若,又號羹元,晉江青陽人,莊用賓曾孫。祖籍永春。明代萬曆年間狀元,天啟年間補授翰林院修撰,因不願依附魏忠賢,還家不出。崇禎元年啟用為右諭德,後起為左春坊庶子。 [35]

莊起元(1559—1633),字中孺,號鶴坡。常州人。明代萬曆三十八年(1610)與堂弟莊廷臣同榜進士。是常州莊氏家族西莊的始祖。 [27]

莊謙(生卒年待考),字含光,大店鎮大店人。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 中舉,四十七年(1619年)中進士,授汝寧府(今河南汝南縣)推官。為官期間,體察民情,革除弊端,懲治奸邪,因政績突出升任浙江道監察御史,後巡按陝西八府。晚年恬淡仕進,回鄉督促子弟讀書。

莊臻鳳,女,字蝶庵,三山(今揚州)人,清初著名琴家,師從徐上瀛。莊臻鳳不拘於虞山一派,兼採古浙、中州等各派之長,在藝術上具有一定的造詣。莊臻鳳作有十四首琴曲,各具特色,代表作是《梧葉舞秋風》。

莊亨陽(1686—1746)字元仲,號復齋,靖南(一作南靖)人。生於清聖祖康熙二十五年,卒於高宗乾隆十一年,年六十一歲。康熙五十七年(公元一七一八年)進士。官至淮徐海道。亨陽著有《元仲集》一卷,《莊氏算學》八卷,《四庫總目》傳於世。是中國著名的科學家、數學家、水利學家!

莊子固(生卒年待考),明朝時人,字憲伯,遼東人,年十三,殺人亡命。後從軍有功,積官至參將。嘗從山西總兵許定國救開封,軍半道噪歸,定國獲罪。

莊有恭(1713—1767),廣東省番禺(今廣州市)人,清代大臣。乾隆四年狀元,授修撰、歷任江蘇、浙江、福建等省巡撫、刑部尚書、官至協辦大學士。曾主持浙江海塘工程,又疏清大修三江水利。工書。有《三江水利紀略》。

莊盤珠(生卒年待考),女,字蓮佩,陽湖(今江蘇常州)人。幼時從父學詩,諷詠終日,稍長則詩詞益工。李佳評其詞“娣視易安,非尋常閨秀所能。”金武祥言:其詩,取法漢魏。”盤珠著有《秋水軒詞》、《紫薇軒集》、《蓮佩詩草》等。

莊存與(1719—1788),江蘇武進人,清代官吏、學者、經學家、教育家、常州學派的開創者。乾隆十年榜眼,官至禮部左侍郎。不斤斤計較於文字訓詁,提倡今文經學,又兼治古文經學。有《毛詩說》、《周官記》、《周官說》、《味經齋遺書》等。

莊培因(1723—1759),莊存與弟,清代官吏、學者。乾隆十九年狀元,授修撰,歷官侍講學士。以詩文名,而恭和御製詩居大半。有《虛一齋集》。

莊述祖(1750—1816年),莊培因子,清代官吏、經學家。乾隆四十五年進士,官山東濰縣知縣、桃源同知、旋辭官養親,著書十六年。治經能傳伯父存與之學,以研求精密著稱。有《夏小正經傳考釋》、《尚書今古文考證》、《毛詩考證》、《五經小學述》等。

莊棫(1830—1878),字中白,江蘇丹徒人。治易、春秋,兼通緯候。先世業鹺,後家中落,校書淮南、江寧各官書局,以光緒四年(一八七八)卒。著有《蒿庵遺稿》,詞甲、乙稿及補遺附焉。

莊瑤(1791—1865) 字琪園,大店鎮大店人。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中舉,二十二年中進士,曾任工部都水司主事、營繕司員外郎、都水司郎中、湖北荊宜施兵備道。咸豐十一年(1861年),捻軍活動於大店一帶,莊瑤奉旨在家鄉督辦民團,防堵農民起義軍。同治四年(1865年)去世,贈太僕寺卿。

莊縉度(1799—1852),武進人。字眉叔,又字裴齋,號黃雁山人。武進人。道光十六年(1836)進士,授戶部主事,河南、廣西司行走,加員外郎銜,車河學習用同知,補山東曹州府曹河同知,署兗州府運河同知。浮沉宦海,未竟其用。工詩詞、楷書,精收藏。清中期的文學家、書法家和鑑藏家。

莊陔蘭(1870—1946) 字心如,大店鎮大店人。光緒三十年(1904年)殿試中進士,入翰林院編修,誥封朝議大夫。1914年後任山東省民政長官公署總務廳廳長、兼任山東圖書館館長,山東省議會議長,國會參議院議員。1934年春任《重修莒志》總纂。1936年任孔子77代孫孔德成漢文教師,1946年在曲阜去世,葬於孔林。其代表作為顏體《重修定林寺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