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易師匯姓名文化網就帶大家瞭解下,關於法姓起源歷史及其他相關的知識,法姓的來源起源是什麼?法姓的始祖和法姓家族人口遷徒分佈情況,讓你對法姓家族起源各方面有一個全面的瞭解。
(一)法姓來源歷史和典故是什麼?法姓是誰的後代?
1、出自媯姓。為戰國時期齊襄王(田姓)後裔所改,以祖名為氏。據《後漢書·法雄傳》載,齊襄王法章之後,本田氏,齊滅於秦,子孫不敢稱田,故以法為氏。戰國時期,齊國強盛之時,過於炫耀武功,且因殺了燕昭王之父而種下禍根。後燕國以樂毅為帥,聯合另外秦楚等五國軍隊一齊攻打齊國,連攻下齊國七十多座城池。僅剩下宮、即墨兩城尚在堅守中。齊湣王逃到宮城,被假意來相助的楚國人殺死了。齊太子田法章只好化裝成平民逃到太史敫家當僕人,改姓為法,以避敵軍。不久,齊國的田單打敗燕,收復了齊國。法章才敢公開自己的身份,被擁為齊襄王。齊襄王的庶子後來便以他曾用過的法姓做為姓氏,稱為法氏。
2、出自回族中有法姓。據《中國回族大辭典》載,法姓,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佈在江浙地區。回族法氏的主要來源是先祖名字的漢化音譯,出自阿拉伯歷史上著名的阿巴斯王朝第二任哈里發滿蘇爾(曼蘇爾,Abu al-Ja‘far,公元707~775年),“滿蘇爾”的漢義就是“勝利者”,他的本名為艾布·賈法爾,亦譯為阿布·哲耳法爾。
公元775年(唐代宗李豫大曆十年)10月,艾布·賈法爾在朝覲途中歿於麥加附近,史學家稱他是阿拔斯王朝的真正奠基者和開創人,因此千百年來受到穆斯林世界的無比崇敬。在唐、宋時期以經商方式進入中原並留居的阿拉伯穆斯林民眾中,多有以艾布·賈法爾的名字為漢化姓氏者,比較多的就是賈氏、法氏、滿氏、爾氏等,歷經宋、元、明諸朝,成為中國獨有的少數民族——回族的一部分成員。
3、源於契丹族,出自遼國時期官吏法物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法物庫,是宋朝時期遼國政權設定的官位,隸屬於南面朝官太常寺,主要職責就是掌管祭祀、樂器、車駕、鹵簿等事務。官位設定有法物庫使、法物庫副使,為正副行政長官。金國推翻了遼國政權之後,亦仿設有法物庫,但隸屬於尚書兵部,後又改屬太常寺,法物庫使官秩為從六品。屬下除了有法物庫副使以外,還增設了法物庫直長。
在法物庫使、法物庫副使、法物庫直長等的後裔子孫中,亦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漢化省稱法氏,世代相傳至今。
4、源於官位,出自漢朝時期官吏法曹,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5、源於官位,出自宋朝時期官吏法酒庫,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6、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二)法姓的始祖是什麼?法姓是誰的後代?
法章。法氏起源於戰國時期。戰國時齊國成為田氏之國,以代姜姓呂氏,田氏為媯姓,是舜帝之後。齊國君主齊襄王名法章,田齊時代,大約有一百五、六十年時間,後秦國滅齊統一中國。秦國滅齊後,子孫為避免仇殺,不敢姓田,乃以其祖齊襄王田法章之名為姓,遂成法姓,稱法氏。故法氏後人奉法章為法姓的得姓始祖。
(二)法姓氏的遷移分佈情況如何?法姓人口地區分佈情況
法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六十一位門閥,望族出扶風郡。法姓在大陸和臺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據《後漢書·法雄傳》記載:“齊襄王法章之後,秦滅齊,子孫不敢稱田氏,故以法為氏。”《元和姓纂》記載:“本媯姓,田氏之後。齊襄王名法章,子孫以名為氏,蓋秦滅齊,子孫不敢稱田姓也。”根據史載,戰國中期,齊國經過齊威王的一番整頓,不久便打敗了魏國,成為東方的強國。閔王即位以後,倚仗國力東征西伐,先是聯合韓、魏等國幾次進攻秦、楚,後來,又趁燕國內亂之機破燕,殺死燕王噲。齊軍佔領燕國3年,引起燕軍民的不滿和各國諸侯的抗議,最後齊軍在一片反對聲中被迫撤軍。燕王噲的兒子燕昭王即位以後,發誓為父報仇。築起黃金臺招納天下賢士,暗中做好伐齊的準備。公元前286年,齊閔王滅掉宋國,獨佔宋國的土地,引起各國的不滿。燕昭王見時機已到,便任命名將樂毅為帥,聯合秦、楚、趙、魏、韓等一起攻打齊國。六國聯軍攻破齊都臨淄,佔領70多個齊城,齊國只剩下莒和即墨兩城還在堅守。齊閔王逃到莒城,楚人假意願意助齊,進入莒城殺死閔王。齊太子田法章化裝成平民,逃到莒城太史敫的家裡當僕人。太史敫有個女兒,她見法章言行舉止都像是有身份的人,知道他不是平常的百姓,又同情他的遭遇,就經常接濟他,接觸次數一多,兩個人彼此相愛了,私下定了終身。幾個月後,楚軍從莒城撤走後,齊國軍民到處尋找齊王的後人,法章這才說明自己的身份,被擁立為齊襄王。齊襄王在位19年,他的庶子以他的名字為姓氏,稱為法氏。法姓主要分佈在陝西省長安縣之西。望族居扶風(今陝西省咸陽東)。
(四)法姓人口遷移分佈在哪裡?法姓郡望堂號是什麼?
郡望
1、扶風郡:周朝時期即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興平、咸陽一帶地區。漢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設定了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陝西省興平市,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政權改其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裡(今陝西興平),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省麟遊縣、幹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平原縣以南一帶的廣大地區。五代時期的後漢政權將其轄地限定在今陝西省咸陽市一帶地區。西晉時期則移治到池陽(今陝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王朝再移治到好疇(今陝西乾縣)。隋、唐兩朝,則以今陝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
堂號
1、扶風堂、錦暉堂、天錫堂等。
(五)法姓家族名人有哪些?法姓歷史名人簡介
1、法雄:字文強,扶風郿人也,齊襄王法章之後。
2、法真:字高卿,東漢扶風郿一帶的人,南郡太守法雄的兒子。好學並且不固定侷限在那一家精通中原和異域的圖書典籍,是關西的大儒者。從遠方來求學的弟子如陳留、範冉等,有數百。
3、法正:字孝直(176-220),三國時扶風郿縣(今陝西省眉縣)人。建安初天下饑荒,與同郡人孟達俱入蜀依劉璋,不受重用。與別駕張松友善,二人均以為璋無能,不足以共大事。建安十六年(211年)曹操攻漢中張魯,張松建議璋與劉備結盟防曹,舉薦正為使者。正還,對張松稱道備有雄略,密謀奉戴。松又說劉璋請備入蜀,令正再往。正至荊州,向備獻策取益州,說張松可為內應,取之易如反掌。備欣然同意,遂率軍西上,至葭萌(今四川省廣元西南)南,返兵取成都,以正為蜀郡太守。二十二年,正又建策攻漢中,備採納,於是有定軍山之役而取漢中。二十四年,備自立為漢中王,以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翌年卒。後備猇亭戰敗,至白帝城,嘆道:“法孝直若在,必阻我東征;即使東征,也必不致傾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