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姓的起源及分佈地區,姓氏虞的歷史變遷及歷史名人

虞姓的起源及分佈地區,姓氏虞的歷史變遷及歷史名人

百家姓虞姓的由來是怎樣的?你對姓虞起源、虞姓的來源熟悉嗎?虞姓的郡望堂號是什麼?虞姓家族有哪些名人?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姓氏虞方面的基礎知識,供大家參考!

(一)虞姓來源歷史和典故是什麼?虞姓由來是什麼?

1、源於姚姓,是姚姓的分支,出自上古五帝最後一位禪讓制帝王舜帝姚重華之子商均,以國名為氏。

舜帝有號稱有虞氏,故舜帝又稱虞舜,是虞姓人的始祖。舜帝姓姚,名重華,公元前2277–2178年。 [1]  堯讓位於舜,踐帝位三十九年。舜是中國歷史上的先賢,是堯之後古帝王部落聯盟首領,是禪讓制的代表,以受堯的“禪讓”而稱王於天下,當時國號為“虞”,故稱“虞舜”。虞舜待繼母以孝,待弟以仁,儒家視為理想人物,是仁孝的典範,故虞舜就是虞姓人的始祖。禹治水有功,舜帝在年老時將帝位禪讓大禹,大禹又將把舜帝的兒子商均封在商,建立虞國。《史記 五帝本紀》:◇集解皇甫謐曰:“娥皇無子,女英生商均。”正義譙周雲:“以虞封舜子,今宋州虞城縣。”括地誌雲:“虞國,舜後所封邑也。或雲封舜子均於商,故號商均也。” [3]  《括地誌》: “宋州虞城縣(大襄)[古虞]國,[舜後]所封之邑。杜預雲:舜後諸侯也”。

虞國君主的後裔子孫,多以國名“虞”作為自己的姓氏,稱虞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正確讀音作wú(ㄨˊ),今讀Yú(ㄩˊ)亦可。

2、源於子姓,出自商、周時期古矢國,屬於以居地或國名為氏。

3、源於姬姓,出自西周初年仲雍庶孫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

4、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父季歷之兄泰伯所建虞國,屬於以國名為氏。

6、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7、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氏。

(二)虞姓始祖是誰?虞姓是誰的後代?

舜帝號有虞氏。姓姚名重華,約生卒於原始社會末期。《史記》記載,堯讓位於舜,踐帝位39年。舜,相傳為中國歷史上的先賢,是古帝王部落聯盟首領,堯之後古帝王,是禪讓制的代表,受堯的“禪讓”而稱王,當時,國號為“虞”,稱“虞舜”,虞舜就是虞姓的始祖。

(三)虞姓人口分佈在中國哪些地方?虞姓祖籍在哪裡?

虞氏出自姚姓。遠古氏族部落的時候,堯將部落首領的地位禪讓給舜。舜有一個稱號叫作虞,所以直到今天還被成為虞舜,這也是虞氏的最早起源。後來大禹治水有功,舜又將天下禪讓給大禹,稱夏禹。

為紀念虞舜,大禹封舜的兒子商均於虞國(今河南省商丘市虞城縣),商均後代就有稱虞氏的。舜是東夷人,號有虞氏,是東夷少昊白虎部水伯天吳裔族鄒虞氏之子。鄒虞是鄒屠與天吳氏族的聯姻族,陶唐堯侯與后羿擊殺朝陽天虞與東平臺前村鄒屠氏之後,鄒虞聯盟解體,鄒氏南遷,虞氏留居豫東商丘的虞城。舜出生於此,製陶為業。

大禹接受舜帝禪位後,將帝舜之子商均封於商(今河南商丘虞城縣),承繼舜帝“有虞氏”之號後建立虞國。

到了西周的時候,虞仲的後代在周文王的時候建立虞國,春秋時候為晉國所滅,後代以虞為姓,保留至今。

(四)虞姓郡望在什麼地方?虞姓郡望堂號是什麼?

郡望

虞姓的望郡:濟陽郡(今河南省蘭考附近)、會稽郡(今浙江省紹興市)、陳留郡(今河南省開封市)、西平郡(今青海西寧市)、武威郡(今甘肅武威市)。

堂號

1、濟陽堂:以望立堂。

2、會稽堂:以望立堂。

3、陳留堂:以望立堂。

4、五絕堂:源自唐太宗曾經誇讚虞世南:“德行絕好,忠直絕好,博學絕好,文詞絕好,書翰絕好。”一時傳為美談。

5、西平郡:以望立堂。

6、武威堂:以望立堂。

(五)虞姓家族名人有哪些?虞姓歷史名人簡介

1、虞卿:戰國時說客。一作虞慶、吳慶。虞氏,名失傳。善遊說,因遊說趙孝成王,第一次見趙王時,趙王賜他黃金和一雙白璧,第二次見趙王時,趙王拜他為上卿,於是號為虞卿。主張以趙為主,合縱抗秦。長平之戰前,建議聯合楚魏,迫使秦講和。即解邯鄲圍,趙王擬割六城求和,他竭力反對。後離趙入魏,不得意而著書。《史記》說他上採《春秋》,下觀近世,著《節義》、《稱號》、《揣摩》、等八篇。因為評論國家的得失,積累了八篇文章,合起來稱為《虞氏春秋》。《漢書·藝文志》儒家有《虞氏春秋》十五篇,今佚,有清馬國翰輯本。

2、虞初:西漢方士。河南治(今河南省洛陽市)人,武帝時,任侍郎,稱“黃車使者”。太初時西攻大宛,曾與丁夫人等以方祠詛咒匈奴和大宛。《漢書·藝文志》小說家有《虞初周說》九百四十三篇,今佚。顏師古注引應劭曰:“其書以《周書》為本。”後世常以其名作為筆記小說的代稱,虞初被稱為小說家之祖。

3、虞詡:字升卿,武平人。東漢名將。虞經的孫子。安帝時,始為朝歌(今河南湯陰西南)長,後任武都太守。順帝時,官至尚書僕射、尚書令。

4、虞姬:是楚漢之爭時期西楚霸王項羽的美人,名虞(yú)(一說姓虞),生卒年、出生地、結局等均無定論,曾在定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項羽身邊,項羽為其作《垓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