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姓的來歷和歷史有哪些?常姓的名人歷史都有誰?

常姓的來歷和歷史有哪些?常姓的名人歷史都有誰?

百家姓常姓的由來是怎樣的?你對姓常起源、常姓的來源熟悉嗎?常姓的郡望堂號是什麼?常姓家族有哪些名人?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姓氏常方面的基礎知識,供大家參考!

(一)常姓來源歷史和典故是什麼?常姓由來是什麼?

(1)為周武王姬發的同母少弟衛康叔之後,以封邑名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為西州時衛康叔支庶子孫。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載,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周文王幼子)於康邑,世稱康叔封。衛康叔姓姬,名封,是周武王姬發的同母少弟,衛國的始祖。所以,《新唐書·宰相世系》說:“常氏出自姬姓。衛康叔支孫食採常邑,因以為氏。”後周公(武王之弟)又將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封給康叔,建立了衛國。衛國於前254年淪為魏的附庸,又於前209年為秦所滅。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諸侯,諸侯又分封采邑。衛康叔把他的一個兒子封邑在常(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南)。衛國滅亡後,其後裔有以國為氏姓衛,也有以邑為氏姓常的,史稱常姓正宗。同時,也不能排除殷商後裔有改姓衛或常的。是為山東常姓。

(2)為春秋時吳王之後,以封邑名為氏。據《姓氏考略》所載,春秋時吳王封其支庶於常(今江蘇省常州一帶),其後以封邑名為氏,是為江蘇常姓。另一支“常”姓出自戰國時吳國公族之後裔,也源於姬姓,即南宋羅泌《路史》所云“吳後有常氏”。又據《姓氏考略》所載:“吳後有常姓”。吳國始祖是周文王姬昌的伯父大伯和仲雍,建都於吳(今江蘇省蘇州),但吳國公族後代何人何時因何而得為常氏,未見古籍記載,尚待進一步考證。

(3)出自黃帝大臣常儀和大司空常先之後。相傳在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以常為氏的古人相當多。相傳周族與商族的首領高辛氏次妃為常儀,以善佔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帝王紀》說她是帝嚳之次妃,生帝摯。因古代“儀”與“娥”同聲通用,故後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儀佔月附會而成。《史記·五帝本紀》有黃帝“舉風后、力牧、常先、大鴻以治民”的記載,常先曾被黃帝任命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這是見於史載的最早的常姓。黃帝所居之軒轅丘,在今河南省新鄭市西北,帝嚳的都城在今河南省偃師市,故中國最早的常姓出於河南。因此,常姓應該說五千年前就有了,是為河南常氏。 [5]  [9-10]

2、出自恆姓,為避諱改姓而來。據《通志·氏族略》載,古代“恆”、“常”同義,北宋真宗名趙恆,因避名諱之故,恆姓改姓常。恆姓本是楚國公族恆思公之後,此即南宋鄭樵《通志·氏族略》所云“又有恆氏避宋諱亦改為常”,主要繁衍於今江蘇省東海沿岸一帶。

3、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魯國邑地常,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在魯國常邑的軍民之中,即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常氏,世代相傳。 [11]

4、源於官位

(1)出自西周時期君主左右隨侍官吏,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常伯、常任,是一種對常隨西周君主左右的大臣的稱謂。在後世,常伯、常任等成為皇帝近臣的泛稱,皆以此為榮耀。在漢、唐、宋歷朝,所有類如“侍中”的大臣,皆稱常伯。例如在漢朝時期,在少府內負責掌管天子御輦、御服、御器的侍中官,就被稱作常伯。在常伯、常任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稱為姓氏者,稱常伯氏、常任氏,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常氏。

(2)出自秦、漢時期官吏常侍,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常侍,是秦、漢時期設定的一種官稱,全稱為“中常侍”,簡稱“常侍”。在東漢時期,中常侍通常由宦官擔當。常侍的官秩起先為一千石,沒有定員限制,視帝王的需要而設,後將官秩增至“比兩千石”。專職負責侍從皇帝左右、從入內宮、贊導內眾之事、顧問應對之事,為皇帝所有侍從中的親近之官。到了魏、晉時期,常侍被稱為”散騎常侍”,在隋、唐時期則稱作“內常侍”,均為皇帝左右的近侍之臣,具有忠心不二、學識淵博,勤勞神武等特點。在常侍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常氏。

(3)出自西漢時期官吏常侍曹,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尚書,本文治之官的總領大夫之稱,在秦朝時期就基本確定了“尚書”之稱。由於文治政務繁複複雜,因此在西漢時期,尚書之職分曹治事,其一稱“常侍曹尚書”,為漢武帝劉徹在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設定,歸由少府管轄,凡丞相、御史、公卿各官所掌文書,均由常侍曹尚書來處理。由於文山書海浩淼,因此又在常侍曹尚書之下設定了侍郎、令史等下屬官位。到了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常侍曹尚書”位“吏部曹尚書”,為六曹尚書之一,也成為後世歷代封建王朝六部制中“吏部尚書”之始。在常侍曹尚書、常侍曹侍郎、常侍令史、吏部曹尚書、吏部尚書等的後裔子孫中,均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常氏。

(4)出自東漢時期官吏常侍謁者,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常侍謁者,是東漢時期所設定的一種官職,任官者身手敏捷,長相威武雄壯,文武具備,專職掌管朝堂威儀之事,兼最高政令的傳達等。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國君左右掌傳達等事的近侍,已用“謁者”之稱。秦、漢時期屬郎中令(光祿勳)管轄,西漢時期定員七十人。到東漢時期,人員減半,以謁者僕射為主官;而常侍謁者僅有五人,分中宮常侍謁者令一人、中宮常侍謁者四人,權力頗巨,直接聽從皇帝指令。在常侍謁者令、常侍謁者的後裔子孫中,均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常氏。

(5)出自唐朝時期官吏常平署令,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常平署令,是唐朝太宗李世民在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於太府寺之下設定的“常平署”中的官位,長官稱“常平署令”,專職掌管平倉出納、平準糧、帛、鹽價格,如同國家物價總局局長。常平署令的官秩為從七品上,之下設有副職屬員若干,分掌各州之分屬常平署,官員稱常平署丞,相當於各省、市、自治區物價管理局的局長,不過官任在中央王朝,時常下巡檢視而已。在常平署令、常平署丞的後裔子孫中,均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常氏。

5、源於古教

出自遠古時期舜帝五典,屬於以傳統教義為氏。遠古時期舜帝執政時期,制定了五典,這就是後世詮釋的“五常”。常,就是典制的意思,在當時稱為“倫”。在春秋晚期新興封建地主階級興起之時,孔子就極端強調這終“倫常”,將“仁、義、禮、智、信”定為五常之標。二者合一,就是董仲舒著名的“三綱五常”理論,它是儒家學說中的一個核心內容,極端適應封建統治集團的需要,因此在封建社會中成為一直延續不絕、不可或缺的道德行為準則,在漫長的封建社會確然起到了一定的維護社會秩序、規範人際關係的歷史作用。而且,今現代社會中,其仍舊在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不可低估的作用。戰國時期,在孔子的門徒弟子中,以及分裂為其家的儒教學派中,均有以“倫常”為姓氏者,或稱倫氏,或稱常氏,皆世代相傳。

6、少數民族

1、裕固族常曼氏、柯爾克孜族額齊克氏、土族常鮮氏,漢姓為常。

2、出自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3、出自滿族滿洲八旗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4、出自柯爾克孜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二)常姓的始祖是什麼?常姓的祖先是誰?

康叔,姬姓,名封,又稱衛康叔、康叔封,周文王姬昌與正妻太姒所生第九子,周武王姬發同母弟,因獲封畿內之地康國(今河南禹州西北),故稱康叔或康叔封。周初,商紂之子武庚發動叛亂,後被鎮壓,康叔由此又受封原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並建立衛國(今沿黃河流域的河南、河北一帶),都朝歌(今河南省淇縣),後遷帝丘(今河南省濮陽)。時諸侯有分封采邑之制,康叔有一子受封於衛國分封出來的一個采邑——常(今山東省滕縣東南)。秦統一天下,衛國被滅,其後有人以邑為氏,稱為常姓,尊康叔為得姓始祖

(三)常姓的遷移分佈情況如何?常姓人口地區分佈情況

常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七位,屬於大姓系列,人口約二百九十五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8%左右。

常姓發源於今山東西部,最初,常姓是以此地為主要的繁衍中心的。山東、江蘇為早期常姓發源地,此種發源格局,使得常姓很早就散居於大江南北,據載,戰國時代,北方河南、河北南部地區以及南方吳、楚等國,均有常姓。戰國末年,常姓主支便繁衍於今河南、河北南部等地,並已散居於大江南北。

漢初有一支常姓遷入山西,形成以太原郡為中心的一大望族。同時,山東西部常姓起源地也形成了一大望族。西漢有太原(今屬山西省)人常惠,曾隨蘇武出使匈奴,被拘十餘年後返漢,官至右將軍,封長羅侯,其後又有數人封侯,太原常姓由此顯赫。與此同時,常姓在起源地山東亦形成一大望族,遂有平原郡望。

漢末至三國時,常姓有一支遷入四川。漢末三國之際,“蜀之江原(今四川省崇慶縣東)常氏多顯者。”時有名人常播、常騫等。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常姓遷入甘肅,河南、甘肅常姓繁衍茂盛,遂成望族。曹魏時,河內溫(今河南省溫縣)人常林,封高陽鄉侯,官拜光祿大夫,其後人多入朝為官,家族榮耀顯貴,在河內形成望族。常林四世孫常珍,攜家眷徙涼州(今屬甘肅省),後人亦多官宦,遂形成常姓的武威郡望。 [5]

隋唐時期,常姓名人多出京城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和陝西新豐(今臨潼東北)兩地。新豐常姓職仕朝廷者多人,甚為顯赫。新豐(今陝西臨潼)人常袞徙居閩(今福建省)地,後人遂在閩、粵一帶繁衍,故閩、粵常姓多以新豐為宗,以常袞為開基祖。

宋代因避真宗名諱,恆姓被迫改為常姓,這為常姓家族注入一股新泉。宋代,常姓已多分佈於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此期常姓遷徙足跡自江蘇、浙江、江西、湖北等地往福建、廣東一帶,後入雲南、貴州等地。

明代有山西常姓被迫遷周邊省份之人煙稀疏之地。至明清,常姓已廣佈於我國大部分地區。清代常姓有入臺,定居新加坡等地者。清代以後,又有部分滿族人融入常姓。

從歷代繁衍遷徙情況看,常姓在北方的山西、山東、河南、陝西、河北、甘肅分佈最廣,江蘇、四川、浙江,遼寧(大連)次之。

常姓以河南、山西、黑龍江、吉林、河北等省居多,上述五省常姓約佔全國漢族常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三。

2022年1月24日,公安部戶政管理研究中心釋出2021年全國姓名報告。根據報告,常姓分佈最多的省份是河南。

(四)常姓郡望在什麼地方?常姓郡望堂號是什麼?

郡望

1、太原郡:戰國秦莊襄王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省太原西南)。秦時相當今山西五臺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區。北魏復為郡,相當今陽曲、交城、平遙、和順間的晉中地區。

2、平原郡:西漢置郡,治所在平原(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相當今山東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邑、商河、惠民、陽信等縣,大致為今山東西部地區。

3、江原郡:治所在今四川省崇慶縣一帶。後周時,江原郡廢。同時廢江原、晉樂而新置多融縣。

4、河內郡:楚漢之際置,治所在懷縣(今河南省武涉縣西南),相當今河南黃河以北,京漢鐵路(包括汲縣)以西地區。西晉移治野王(今河南省沁陽)。

5、武威郡: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以原匈奴休屠王地置郡,治所在武威(今甘肅省民勤東北)。元鼎後相當今甘肅黃河以西、武威以東及大東河、大西河流域地區。東漢移治姑臧(今甘肅省武威)。

堂號

1、知人堂:唐朝常何,貞觀時為中郎將。太宗要百官上書議論國事,常何是武人,不會寫,只好請門客馬周代寫了三十多條。太宗看了很高興,表揚常何寫的好。常何不願偷功,就告訴太宗說:“我不識字,這是門客馬周代寫的。”太宗馬上封馬周為監察御史,並表揚常何知人,賜予綢緞三百匹。

2、金吉堂:源自常志美(約1610—1670),明末清初中國伊斯蘭教著名經師。一說生於1600年前後,卒於康熙(1662—1722)初年。字蘊華,經名穆罕穆德·伊本·哈基木,教內尊為常仙學、常巴巴(波斯語,德高望重之意)。回族。據傳原籍中亞,隨長輩來華經商,寄籍山東濟寧。7歲入私塾,11歲開始學阿拉伯 語、波斯語及伊斯蘭教經典等。及長,偕表兄李延齡前往南京,投胡登洲三傳弟子張少山門下,受教數年。學成之後,受聘於濟寧順河清真東大寺,設帳講學。因在宗教禮儀上反對連班禮拜,遭到部分穆斯林的反對,最後被迫辭職。後又集資興建一座規模更大的清真西大寺,與李延齡同堂講學,生徒日眾,聽經者有時多達數百人。他畢生從事經堂講學,當時有名的伊斯蘭教學者伍遵契、舍起靈、舍蘊善、馬伯良、馮通宇、米敬公等人,皆出其門下。他編著的波斯語法《亥瓦依·敏哈吉》,先後流傳中亞各地。

(五)姓常的家族名人成就簡介,常姓家族名人都有誰?

1、常先,中國上古人物。根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常先是黃帝的大臣。與風后、力牧、大鴻一起輔佐黃帝,古有常先制鼓,常先發明瞭戰鼓。

2、常羲,一稱“常儀”,中國神話傳說中的月亮之母。常羲是生育月亮的女神,與日御(羲和)同為帝俊之妻,生了十二個月亮,即為一年十二個月。因為有著這樣不同尋常的本領,所以在上古時代,常羲又成了制定時歷的人。出自《山海經》。

3、常娥,一稱“嫦娥”,是中國上古神話中的仙女,“嫦娥奔月”神話源自古人對星辰的崇拜,嫦娥故事最早出現在《歸藏》。

4、常璩,蜀郡江原人,東晉時史學家,曾在成漢任散騎常待等職,入晉後居建康,著《華陽國志》。

5、常景,北魏文學家。字永昌,河內溫(今河南省溫縣)人,封官至車騎將軍,太常博士,光祿大夫,兼尚書,賜爵高陽子,官終儀同三司。著作有《圖古象贊述》《蜀四賢贊》《儒林傳》等。

6、常倫(1492—1525),其先曲沃人,後徙居山西省沁水,明代散曲家。官至大理寺評事。

7、常遇春(1330—1369),漢族,字伯仁,號燕衡,南直隸鳳陽府懷遠縣(今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人。元末紅巾軍傑出將領,明朝開國元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