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姓的名人歷史都有誰?南姓的來歷和歷史有哪些?

南姓的名人歷史都有誰?南姓的來歷和歷史有哪些?

中國姓氏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郡望堂號、姓氏起源、字輩家規、祖訓族譜等,都是深刻體現傳統與傳承意義的民族精髓;可如今,怕是大家早已不知道自己的姓氏來源,弄不懂自家血緣的演變。為了能更好的保留老祖宗的東西,易師匯姓名文化網將為大家講解姓氏文化相關知識,以便大家更好學習瞭解自己的姓氏,今天就來看看南姓起源的姓氏知識。

(一)南姓來源歷史和典故是什麼?南姓由來是什麼?

1、出自周代南仲之後,以祖名為氏。據《姓源韻譜》所載:商王盤庚妃姜氏,夢龍入懷,孕十二月而子,手握“南”字,長大後主管荊州,號“南赤龍”,其曾孫南仲周初為大夫,後世子孫遂以祖名為姓,稱南氏。

2、出自姬姓,以祖字為氏。據《古今圖書整合·氏族典》載“鄭樵《通志》:以字為姓。南氏,姬姓衛靈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以字為姓。”春秋時衛國公子郢,字子南,其支孫以祖字為姓,稱南氏。

3、出自春秋時晉國隱士之後,以地名為氏。春秋時,有晉國高士居隱於南鄉(今山西),其後代子孫以地名為姓,稱南氏。

4、出自姒姓,源自夏禹之後,以國名為氏,為男氏所改。據《史記·夏本紀》“太史公曰:禹為姒姓,其後分封,用國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索隱:“系本‘男’作‘南’”,稱南氏。

5、出自張姓,避禍,改為南姓。 明孝宗孝康張皇后為人賢明,曾修興濟減河(天津娘娘河)、建青縣盤古廟等好事,而其兩兄弟卻仗皇親一貫仗勢欺人、橫行鄉里,張皇后死後明世宗下令將其問斬。1547年前後,子孫四處逃跑,四個方向便演化為後來東、南、西、北四個姓氏,南姓由此而來。

6、出自少數民族改姓,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滿族南姓源自那拉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南氏;今藏、滿、回、蒙古、朝鮮、僳僳等民族均有改漢姓南氏者。

(二)南姓的始祖是什麼?南姓是誰的後代?

南仲。

(三)南姓氏的遷移分佈情況如何?南姓人口地區分佈情況

宋朝時期,南姓大約有1萬4千人,主要集中於陝甘地區。明朝時期,南姓得到迅速發展,大約有10萬8千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2%,排在大姓姓氏中第一百三十七位。陝西為南姓第一大省,約佔南姓總人口的六成。其次分佈於山西、浙江、河北、湖北等地。

當代南姓的人口大約有20萬,為第二百七十四位大姓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016%。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南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現∧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河南、甘肅、山西、遼寧、陝西、河北、浙江等地,河南居住了南姓總人口的26%,為南姓第一大省。南姓在人群中分佈頻率示意圖(見圖274)表明:在豫晉大部、內蒙古中部、陝寧、青海東部、甘川渝鄂大部、遼寧北部、吉林西南,南姓佔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06%以上,中心地區可達0.3%以上,這部分地區的覆蓋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9.4%,居住了大約56%的南姓人群。

今浙江省的溫州市樂清市,陝西省的西安市閻良區、渭南市臨渭區、蒲城縣、咸陽市乾縣、三原縣、商洛市、興平市、延安市子長縣、榆林市定邊縣、銅川市,河南省的鄭州市、周口市西華縣、扶溝縣、黃泛區農場、濮陽市清風縣、平頂山市魯山縣、漯河市、安陽市滑縣、商丘市睢縣、南陽市新野縣、商城市、舞鋼市,江西省的宜春市高安縣、樟樹市,天津市的武清縣,河北省的石家莊市橋東區、行唐縣、保定市唐縣、唐山市、黃驊市、邯鄲市涉縣、衡水市冀州區、棗強縣、武強縣、邢臺市鉅鹿縣、藁城市、張家口市康保縣、尚義縣、南皮縣、河間市、定州市、泊頭市、廊坊市、滄州市南皮縣,山東省的濟南市歷城區、龍口市、濟寧市、泰安市東平縣、濰坊市昌樂縣、日照市、淄博市張店區、鄄城市、濱州市無棣縣、萊州市、菏澤市、臨沂市平邑縣、清平縣、高唐縣,遼寧省的瀋陽市、撫順市清原縣、大連市開發區、營口市,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塔城市,湖南省的長沙市寧鄉縣、芷江侗族自治縣,江蘇省的南京市、連雲港市、沭陽縣、淮陰市,上海市,湖北省的武漢市、黃岡市浠水縣,四川省的成都市,廣東省的吳川市、深圳市、東莞市,北京市,山西省的汾陽市、運城市、稷山縣、新絳縣、盂縣、文水縣、長治市,黑龍江省的哈爾濱市雙城市、牡丹江市,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和浩特市、興安盟科右前旗、赤峰市,居安徽省的金寨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從江縣、北海市,甘肅省的蘭州市、定西市安定縣、隴西縣,臺灣省,韓國等地,均有南氏族人分佈。

(四)南姓郡望堂號有哪些?南姓郡望堂號是什麼?

郡望

1、汝南郡:漢置,治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北),東晉治懸瓠城(即今汝南),相當於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及安徽淮河以北地區。

堂號

1、汝南堂:以望立堂。

2、洛陽堂:以望立堂。

(五)南姓家族名人有哪些?南姓歷史名人簡介

1、南卓:唐學者。字昭嗣。初遊學於吳、楚,羈旅十餘年。大和二年(828)中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任拾遺時,因諍諫貶為松滋縣令。會昌元年,任洛陽令,後為婺、蔡二州刺史。大中中,官黔南觀察使,卒。卓善詩文,亦通音樂。其任洛陽令時,數陪白居易、劉禹錫宴遊論文,因談及羯鼓事,白、劉二人遂勸其撰《羯鼓錄》。此書分前後二錄。前錄首敘羯鼓形狀,次敘玄宗以後諸故實。後錄載宋璟知音事,亦附以羯鼓諸宮曲名,為研究唐代音樂之重要資料。另著有《唐朝綱領圖》、《南卓文》等。

2、南大吉:字元善,號瑞泉,明代陝西渭南縣田市裡秦家堡(今陝西省渭南市臨渭區官道鎮南家村)人,南金長子。心學大儒王陽明得意弟子之一,著名學者。性豪宕,雄於文。

3、南居益:明將領。陝西渭南人,字思受,號二太。萬曆進士。天啟時,曾巡撫福建,荷蘭海盜騷擾漳、泉,擊退之,並築城鎮海港,平息海患。後被削籍。崇禎元年(1628),起為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後代張風翔為工部尚書,不久削籍歸鄉。十六年,李自成攻克渭南,迫降不從,次年絕食而死。著有《青箱堂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