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姓是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何姓由來是怎樣的?何姓是今中當國百家姓中姓氏排行第十七位的大姓,人口眾多,在當今,何姓在南方各省區中,一般均佔各省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而何姓在北方省區中僅佔百分之零點五左右,何姓人口最集中的當屬四川、廣東、湖南三省,約佔全國漢族何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接下來易師匯姓名文化網給大家介紹下何姓來源、何姓起源的歷史。
一、何姓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姓氏何姓的來歷說法有哪些?
1、出自姬姓,為周文王之裔孫的韓武子後輩,因韓音而訛為何。
據《廣韻》和《元和姓纂》等有關資料所載,相傳周成王(周文王之子)之弟唐叔虞的一位後嗣被分冊封在韓原(今山西省韓城市)侍奉晉國,此人被後世尊稱為“韓武子”,但其並不姓韓,之所以把它稱作韓是根據其封地而得名。韓姓之由來是在韓武子之後代三世的時候,他的三世孫名韓厥。史記春秋後期,晉國貴族中韓氏漸成為晉國的三大姓氏之一,到戰國時與魏、趙氏瓜分了晉國,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韓姓子孫分散名地,其中有一支居江淮一帶,當地語音韓與何相近,因音而訛為何,成為何姓。因此,韓厥既是韓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
2、出自韓姓,為戰國末韓王安次子的韓瑊之後,避難時指“河”之為氏。
根據《湞陽水木記》之記載:“何始祖名叫瑊,為韓國後之韓王安時代,鹼以其高尚的才德,封為公族大夫,曾與之韓非工共掌國政。因在對待秦國問題上與安不同,只得退隱韓原。韓王安為秦劫擄,國破家亡,鹼與其之妻流寓道廬江,操舟為業。其後,秦始皇出遊博浪沙,被人襲擊,搜捕未果,疑是六國公子所為,就通令全國,暗訪六國之後,欲斬草除根杜絕後患。秦吏遍佈天下,密察居民姓氏。一日,一吏登上韓瑊之船,詢問姓氏,適值天氣寒冷,韓瑊指水戲稱“此為吾姓”。意以水寒喻韓。韓、寒同音,並無隱匿之意,察訪者不悟,以為是指“河”為姓,瑊漫不經心地應答,查訪者信以為真。瑊安然無事,後得知為秦令查詢,驚駭不已,喟然長嘆:幸有上天保佑,吾家才倖免刀斧之難,“乃拜何字之賜,遂以何姓”。韓瑊遂定居廬江,勤耕苦讀為業,家道日隆,形成了一支何氏。
3、亦出自韓姓,為春秋戰國時韓國韓王安次子韓瑊弟弟韓庶之後,因音而訛為何。
春秋戰國時,何庶(韓庶)是韓國時的貴族,韓為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統六國,韓國被秦國所滅。韓國人為報亡國之恨企圖刺殺秦始皇,但均未成功,反而引發了秦始皇對韓國百姓的大肆圍捕與追殺。在追殺過程中,韓王安首當其衝,其子孫臣民沒有辦法,為了生存而四處躲藏,由何庶同領的一支人馬落逃至江淮流域。在江淮方言中,韓與何諧音,於是他們便改用“何”為姓,從而誕生了何姓。何庶也就理所當然成了何姓之得姓始祖。
4、出自少數民族中的何姓。
根據《神州姓氏新考》記載,隋唐西域阿姆河、錫爾河流域各氏族統稱為“昭武九姓”,即康、史、安、曹、石、米、何、火尋和戊地,如南朝的梁代和隨後而來的隋朝就有幾位來自西域的三位何姓先人何細胡、何妥、何稠。北朝時,有個少數民族的人叫何猥薩的;據《魏書·官氏志》、《五代史》載:“吐谷渾也有何氏一族的。”五代時期的後漢乾佑(948)吐谷渾國派一個特使何戛刺到中原朝貢。
5、出自冒姓或他姓改姓。
據《漢書·五行志》載:“何苗,本姓朱,冒姓何。”安徽廬江之黃屯的何姓是明代方孝孺的後代,因避家難,從江西遷到安徽,改方姓為何姓。鮮卑複姓之賀拔氏跟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改為單姓何氏。根據《蘭州府志》記載:“元永吐蕃之宣慰使鎖南,其子銘入明在河州做衛指揮同知,賜姓何。” 元末吐蕃之宣撫使鎖南之子銘進入明朝,被朝廷賜姓何,其後代一部分人以何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