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的來歷是什麼?芒種有哪些風俗民俗?《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節,謂有芒之種穀可稼種矣。”,意指大麥、小麥等有芒作物種子已經成熟,搶收十分急迫。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種最忙的季節,故又稱“芒種”。現在易師匯民俗文化網給大家介紹下芒種節氣方面的文章內容。
一、芒種的歷史傳說有哪些?芒種節氣是怎麼來的?
“芒種”一詞最早出自《周禮》中的“澤草所生,種之芒種。”其中“芒”指的是在陽光照耀下如波浪般搖擺的麥芒,表明此時已經成熟可以收割了。而“種”則代表稻穀,這時候是種稻谷的最後時機,倘若錯過便再不能種植了。隨著芒種的到來,初夏時節正式作別,長江中下游地區進入仲夏時節特有的黃梅時節。與其他節氣類似,“芒種”也有著特有的物候。隨著氣候日漸炎熱,深秋產下的螳螂卵鞘逐漸孵化,伯勞開始鳴唱,而聒噪數月的反舌鳥則變得靜默無聲。古人自然也有許多順應節氣的習俗。
芒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時期。相傳在楚國時,芒種這個節氣是祭祀田神的日子。當時,人們透過一種叫做“迎神”的活動來慶祝節日,這一活動後來演變成了為民間藝術表演的一種形式。此外,還有一些古老的傳說稱,芒種這一天是陰陽交匯的時刻,是黑白兩色和諧統一的日子。因此在民間,芒種也被視為“喜神日”,人們在這一天舉行各種婚禮和聚會。
二、芒種節氣有哪些習俗?芒種節氣的民俗風俗是什麼?
送花神
芒種的時候送花神是一種具有很久歷史的一個習俗。相傳芒種過後,百花開始枯萎,花神退位。因此,人們經常在芒種日舉行儀式祭拜花神,並將花神送到他的地方。 .
煮梅
芒種也是梅子成熟的季節。在南方,五六月份是梅子成熟的季節,三國時期有“青梅煮酒英雄”的典故。青梅含有多種天然優質有機酸和豐富的礦物質,但是,新鮮的李子大多是酸的,很難直接食用,它們需要在食用前進行處理。 這個加工過程是煮梅子。
安苗
安苗的風俗主要流傳在我國皖南地區。這是一種起源於明朝初期的農耕習俗。安苗是由老百姓組織的祭祀活動。每年芒種時節,人們會聚在一起,村長會組織一次安苗祭祀,祈求風調雨順,稻穀豐收。家家戶戶用新的小麥粉蒸饅頭,將麵條揉成五穀六畜、果蔬等形狀,然後用蔬菜汁染成祭品,祈求五穀豐收, 但是,隨著世代的發展,這種習俗基本已經絕跡。
植菱
菱角是營養價值很高的一種作物。芒種期間種植菱的好處很多,新鮮的菱角性甘涼,煮熟者性甘平,可代谷充飢。菱的根莖可當蔬菜食用,菱角殼又可入藥。老而堅硬的黑色菱殼,燒成灰後,以香油調敷,能治療頭面黃、水瘡、無名腫毒等。如果把菱搗爛浸泡,澄出粉,食用後可以補脾胃,強腳膝,益氣耐飢,健力行水,去暑解毒。取菱粉和米制成粥,能益腸胃,解內熱。鄉間人們常將菱蒸煮後曬乾,剁米為炸、粥、果,貯藏起來可以代替糧食用,較嫩的菱則可以直接上市出售。菱不僅可以增加農家的經濟收益,而且能夠備荒,種植非常容易,不需要多大資本。做法也是多樣的,而且做出來口感都是十分爽口的。
貴州東南部一帶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種前後都要舉辦打泥巴仗節。當天,新婚夫婦由要好的男女青年陪同,集體插秧,邊插秧邊打鬧,互扔泥巴。活動結束,檢查戰果,身上泥巴最多的,就是最受歡迎的人。
吃君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