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養生需要注意什麼?2022寒露養生吃什麼好?

寒露養生需要注意什麼?2022寒露養生吃什麼好?

寒露就是天涼,露水多的意思,在24節氣中排第17個,是陽氣入裡收斂的節氣。這個時候,氣溫下降,要多穿衣服,露著的地方都會感覺冷了。正是秋末時節,“陽殺陰藏”,萬物收降,雨水也少了,所以天氣乾燥,屬於“燥邪”當令。那麼寒露養生吃什麼呢?寒露養生需要注意哪些?寒露如何科學養生?一起來看看。

一、2022寒露養生吃什麼好?寒露吃什麼最養生?

一、紅棗花生山藥粥

原料:紅棗10枚,花生45克,山藥1段,大米100克。

做法:

1、山藥洗淨去皮切塊,花生、紅棗洗淨。加水適量。

2、先把山藥、花生、紅棗煮開,然後把大米放進去,用勺子攪拌一下,防止粘鍋。煮10來分鐘就好了。

功效:紅棗具有補氣血、健睥胃的作用;花生連紅衣一起食用不僅健脾和胃、滋養調氣,還可以補血;山藥補脾養胃、補中益氣。本粥養脾補血,滋養容顏。

二、參麥雪梨瘦肉湯

原料:瘦豬肉500克,太子參30克,雪梨4個,麥冬15克,南杏仁30克。

做法:

1、太子參、麥冬(去心)洗淨,雪梨洗淨,連皮切4塊,去核;南杏仁用開水燙,去衣;瘦豬肉洗淨,切塊。

2、把全部材料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1 ̄2小時,調味供用。

功效:秋燥風高,一定要清燥潤肺、益氣生津。中藥太子參、麥冬、南杏煲雪梨瘦肉正有此功效。太子參、麥冬均為養陰潤燥之藥,南杏性平味甘,功能止咳、潤燥,雪梨潤肺、生津、清熱、化痰,《本草綱目》認為它有“潤肺涼心,消痰降火”的功用。

三、西芹南瓜炒百合

原料:南瓜、百合、西芹、鹽、雞精、植物油。

做法:

1、西芹洗淨削皮,去掉老筋後切段,南瓜去皮去瓤,切薄片。鍋內燒開水,放入南瓜焯水,水開後撈出,將焯好的南瓜控幹水分。

2、鍋內放油,放入西芹翻炒,西芹炒至斷生後加入南瓜一起翻炒。南瓜西芹炒熟時放入百合,加入鹽和雞精調味,翻炒均勻後出鍋。

功效:西芹具有降血壓、鎮靜、健胃、利尿等功效。百合是秋季潤肺去燥、止咳化痰的佳品。南瓜健脾養胃,不僅是護肝、預防胃炎,治夜盲症的理想食材,還有中和致癌物質,使皮膚變得細嫩,預防和緩解糖尿病的作用。

四、蓮藕花生肋排湯

原料:老藕一節,肋排一根,姜兩片,紅衣花生50克,蓮子30克(想安神效果蓮子可多放)。

做法:

1、先將蓮藕外皮清洗乾淨,連皮切滾刀塊,放入淡鹽水或微量白醋水中浸泡10分鐘。新鮮肋排直接放在流動水中浸泡,或者在水中浸泡沖洗三次備用。

2、煲鍋中放入足量的水,將肋排,紅皮花生放入,大火煮開,不斷撇掉浮沫。放入切好的蓮藕,轉小火慢慢煲到蓮藕肋排熟爛,最後加適量鹽調味。

功效:藕熟吃,可健脾開胃、止瀉固精。煲湯中放入一些蓮子。可以起到益血補髓,安神健腦的作用;女性吃藕能夠達到調血、補血,紅潤面色的效果;藕還可以清肺止血,是肺結核病人的最佳食品。

五、山藥栗子粥

原料:山藥300克,熟栗子100克,大米40克,糯米60克,枸杞10克,紅棗7枚。

做法:

1、山藥去皮。紅棗洗淨,栗子去皮。山藥切成均勻大小的塊。鍋裡放水,把大米和糯米淘洗乾淨後放入鍋中。放入山藥和紅棗。

2、煮到40分鐘時放入栗子和枸杞再煮10多分鐘即熟。

功效:山藥健脾,栗子補腎,兩者煮粥,可取健脾補腎、和胃理腸之效,既治腰痛,又止腹瀉。

二、寒露養生需要注意什麼?寒露如何科學養生?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寒露過後,氣溫逐漸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內,同時夏季的涼鞋基本可以收起來,以防”寒從足生”。市民可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這樣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足部皮膚和組織營養,減少下肢痠痛發生,緩解疲勞。

從養生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迴圈不好,再加上腳的脂肪層很薄,保溫效能差,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響。研究發現,腳與上呼吸道黏膜之間有著密切的神經聯絡,一旦腳部受涼,就會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細血管收縮,纖毛運動減弱,導致人體抵抗力下降。因此,足部保暖格外重要。

2、適時添衣

另外,寒露過後,天氣寒冷,老人、兒童和身體體質較弱的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漸增添衣服。俗話悅”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老年人和患有各種慢性疾病者,則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凍”出病來。換季穿衣服別換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為主,”不穿單衣”也是寒露養生的重要一點。寒露時節,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研究認為,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能力增強。當環境氣溫降低後,人體上呼吸道的抗病能力就會下降,因此,為了及時預防感冒,要適時更衣。

同時,還應隨時備好急救藥品,防止因氣溫驟降而引發哮喘、中風、心肌梗死等突然疾病。

3、朝鹽晚蜜

寒露是熱與冷交替的秋季的開始。在秋天裡,秋燥是讓人煩惱的一件事。養生專家提出,對付秋燥的最佳飲食良方就是:”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發現皮膚越來越乾燥,不少人以為,只要多喝水,就可以補充水分啦。真相卻是,光喝白開水,水分反而易流失。不過,如果在白開水中加入少許食鹽,情況就大不同了,這種方法,與補充生理鹽水是一個道理。

白天喝點鹽水,晚上則喝點蜜水,這既是補充人體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養生、抗拒衰老的飲食良方,同時還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現代醫學證明,蜂蜜對神經衰弱、高血壓、冠狀動脈硬化、肺病等,均有療效。在秋天經常服用蜂蜜,還可以起到潤肺、養肺的作用。因此,當秋天來臨之際,最好”晨飲淡鹽水、晚喝蜂蜜水”,以保身體健康!

4、早睡早起

寒露過後晝短夜長,自然界中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此時便是人們保養陽氣之時,因此,人們的起居時間也應當做相應調整。《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就有”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的論段,就是告訴人們秋季養生的道理。

專家說,早睡可順應陽氣收斂,早起可使肺氣得以舒展,因此秋季養生就要做到”早睡早起”。為避免血栓的形成,應該順應節氣,分時調養,確保健康。

5、灸臍養秋

如果因為脾胃寒涼而造成腹瀉,你可以用艾灸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艾灸肚臍的方法多種多樣,你可將燃燒的艾條直接懸在肚臍正上方1釐米左右,進行施灸,以有溫熱感為宜。每次灸半小時左右,每天進行1次,連灸10次為1療程。一般來說,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

因體質虛弱而出現的胃腸功能紊亂、神經衰弱等病,用此法進行防治,效果很好。隔姜灸也是現代人經常使用的一種艾灸方法。取一塊姜,切厚片,在上面紮上幾個眼兒,放在臍上,點燃艾炷,在薑片上進行雀啄灸(就像鳥啄食一樣),以感溫熱且舒適為宜。

6、養陰防燥

寒露後,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許多人會相繼出現中醫上所悅的”涼燥”症狀,即咽乾、鼻燥、皮膚乾燥等。蘇所長表示,寒露時節養生跟秋分不一樣,寒露養生最主要的是預防”涼燥”,從養陰防燥、潤肺益胃方面入手。在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燻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水果有梨、提子、荸薺、香蕉等;蔬菜有胡蘿蔔、冬瓜、蓮藕、銀耳等,以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