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是二十四節氣當中春天的節氣,在春天的時候,天氣回暖,而為了迎接節氣的到來會有一些習俗活動,那麼春分傳統民俗有哪些呢?春分有什麼風俗活動?這裡易師匯民俗文化網給大家介紹下春分節氣。
一、春分是第幾個節氣?春分是春天的開始嗎?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是農耕的重要時節。春分者,陰陽相半也,太陽直射地球赤道,晝夜幾乎相等。古時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的中間。所以今天,你一定要細心體會這陰陽參半的至高境界。
二、春分民間風俗主要有哪些?春分有什麼風俗活動?
春分,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比較重要的節氣之一。春分日的內涵很豐富,各地的習俗也是多種多樣。
(一)春分“祭日”掃墓拜祖
早在周朝時,就有了春分祭日之儀式。據《禮記》記載“祭日於壇”,之後這一習俗就在歷代相傳下來。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中曰:“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在有些地方,春分這天還要掃墓祭祖。
古時候,帝王的祭日場所大多是在京郊。到元朝,北京就建有日壇。祭日雖比不上祭天與祭地典禮,但儀式也頗為隆重。明代皇帝祭日時,用奠玉帛,禮三獻,樂七奏,舞八佾,行三跪九拜大禮。清代皇帝祭日禮儀有:迎神、奠玉帛、初獻、亞鮮、終獻、答福胙、車饌、送神、送燎等九項議程,也很隆重。現在,坐落在北京朝陽門外東南的日壇,告別了祭日敬神的時代,成為人們休閒遊覽的好去處。
二月春分,人們要掃墓祭祖,也叫春祭。掃墓前先要在祠堂舉行隆重的祭祖儀式,殺豬、宰羊,請鼓手吹奏,由禮生念祭文,帶引行三獻禮。掃墓的時候,首先掃祭開基祖和遠祖墳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動,規模很大,隊伍往往達幾百甚至上千人。開基祖和遠祖墓掃完之後,分房掃祭各房祖先墳墓,最後各家掃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區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各地有一種說法,謂清明後墓門就關閉,祖先英靈就受用不到了。
(二)春分“拜神”祈福
福建漳州,春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農曆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他治理漳州25年,偃武修文,施行惠政,傳播中原文化和農耕技術,實現了“北距泉興,南逾潮惠,西抵汀贛,東接諸嶼,方數千裡無烽火之驚,號稱樂土”的安定局面,人們感恩他對漳州巨大的貢獻,敬奉他為漳州的守護神。
此外,農曆二月十九日為觀世音菩薩的誕辰之日,每年的這一天,各地的信徒都會前往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春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三)春分吃春菜,耕牛要犒賞
舊時民間有“春分吃春菜”的習俗,春菜是一種野莧菜,也稱為春碧蒿。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春菜,採回的春菜與魚片滾湯,叫“春湯”。還有俗語曰“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之春,人們祈求的還是家宅安寧,身體健康。
江南地區則流行犒勞耕牛、祭祀百鳥的習俗。春分已至,耕牛即開始一年的勞作,農人以糯米糰喂耕牛表示犒賞;祭祀百鳥,一則感謝它們提醒農時,二是希望鳥類不要啄食五穀,祈禱豐年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