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姓氏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郡望堂號、姓氏起源、字輩家規、祖訓族譜等,都是深刻體現傳統與傳承意義的民族精髓;可如今,怕是大家早已不知道自己的姓氏來源,弄不懂自家血緣的演變。為了能更好的保留老祖宗的東西,易師匯姓名文化網將為大家講解姓氏文化相關知識,以便大家更好學習瞭解自己的姓氏,今天就來看看申姓起源的姓氏知識。
(一)申姓來源歷史和典故是什麼?申姓由來是什麼?
2、源於朝鮮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3、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4、源於傈僳族,出自明時期雲南永昌軍民府同知申保,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5、源於彝族,出自彝族阿牛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二)申姓的始祖是什麼?申姓是誰的後代?
曰憬。據晉冀豫交界地區的部分申姓族譜記載,當地申姓祖先來由是蒙古皇族後裔、元朝末代潞王曰憬。據“故元潞王太始祖璟公墓誌銘”記載和《元史》“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八年(1291),分賜太宗窩闊臺之孫、闊出之子小薛大王牧地於潞州上黨”的推斷、考證,上黨申姓始祖當為元皇的窩闊臺宗族後裔。當時明軍北上勢如破竹,“元帝遷往和林,元裔殺戮殆盡,公藩潞乃 攜眷避兵屯留,而絳州,為存宗嗣計,故改曰姓申,折銅鍋十 八塊”。其十八個兒子除了最小的兒子隨蒙古風俗留在父親身邊外,各自出走,遷往山西各處。後明代建立,幾次移民中,此支申姓後裔又隨移民遷往各省。以晉冀豫魯蘇最多。現今當地申姓多稱自己為“銅鍋申”“鍋片申”等。(據當地另外的一支申姓家譜分析,之所以改姓申和當地的另一支漢族申姓曾任北魏北齊趙郡太守申穆的後代聚居此處有關)。
(三)申姓氏的遷移分佈情況如何?申姓人口地區分佈情況
申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在當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二十五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一百八十五位,人口約一百七十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15%左右,族人多以魏郡、琅琊、丹陽、遼東為郡望。
春秋初期,西申國、南申國分別秦國、楚國所吞併,伯夷、叔齊的後人並以國為氏而姓申,為申氏主源。據許多學者判斷,先秦時期的楚國有很多姓申的著名人士,大概正是由於這個緣故。
春秋戰國期間,申氏名人云集,代表人物主要有申不害、申俞、申舟、申犀、申驪、申蒯、申棖、申叔儀等,這些名人分佈於魯、鄭、楚、韓、晉、吳等諸侯國,表明當時申氏族人已分佈於今山東、山西、陝西、湖北、河北、江蘇等廣大地。
西漢時期,申氏名人依舊甚多,如有櫟陽人(今江蘇溧陽)申碭,蒼梧人(今廣西蒼梧)申朔等,表明此際已有申氏族人入居廣西地區。此期至東漢時期,東漢人見諸史冊的申氏有申鹹、申轉、申君,為後期申氏琅琊郡望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東漢末期,有申儀入蜀。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申氏發展史上的一個最重要的時期,此期,申氏歷史上的三大郡望——魏郡、琅琊郡、丹陽郡開始形成,並逐漸昌盛起來,並有力的推動了涵蓋其郡望的省份河北、山東、安徽等地申氏的發展。
隋、唐之際,申氏有一支由湖北遷居邵州(今湖南邵陽),並有一支由丹陽徙居信州(今江西信州)。
五代十國到兩宋時期,申氏族人已廣泛地分佈於今江蘇、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四川等南方諸省。
明朝初期,山西申氏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今河南、河北、山東、北京、天津等地。此際,已有申氏人遷居至今福建、廣東、雲南、貴州、廣西等地。
清朝初期,閩、粵一帶的申氏開始陸續有人遷至臺灣、東南亞及歐美等地。亦有豫魯一帶的申氏遷入東北。
如今,申氏在全國分佈甚廣,尤以河南、山東多此姓,兩省申氏約佔全國漢族申氏人口的43%。
(四)申姓郡望堂號有哪些?申姓郡望堂號是什麼?
郡望
魏郡、琅琊郡、丹陽郡、遼東郡
堂號
1、琅琊堂:以望立堂,亦稱膠南堂、藏馬堂。
2、魏郡堂:以望立堂,亦稱鄴邑堂、安陽堂、臨漳堂。
3、遼東堂:以望立堂,亦稱扶余堂、襄平堂、遼陽堂、凌東堂。
4、丹陽堂:以望立堂,亦稱潤州堂、丹楊堂、宛陵堂、丹徒堂、鎮江堂。
5、魯詩堂:漢時申公,博士。漢文帝時作《詩傳》,號“魯詩”,拜大中大夫。
6、忠孝堂:春秋時期,白公勝叛,把左司馬申鳴的父親抓去威脅申鳴。申鳴說“我原是父親的兒子,現在是王的臣,怎麼能不做忠臣呢?”於是不顧父親安危,一戰而殺了白公勝。楚王獎勵申鳴,申鳴說“我吃了國家俸祿,遇國家有難,如果躲避,那就不是忠臣了。現在國難平了,但我的父親因為我被敵人殺害,我如果活下去,那就不是孝子了。”說罷,拔劍自刎。世人稱申鳴忠孝兩全。
(五)申姓家族名人有哪些?申姓歷史名人簡介
1、申包胥:(生卒年待考),著名春秋時期楚國大夫。
2、申舟:(公元?~前598年待考),本名申無畏;楚國人。著名春秋時期楚國大夫。
3、申犀:(生卒年待考),申舟之子;楚國人。著名春秋時期楚國將領。
4、申蒯:(生卒年待考),楚國人。著名春秋時期楚國大夫、將領。
5、申棖:(生卒年待考),亦稱申黨、申續,字子周。著名孔子弟子,以倔強著稱。
6、申叔儀:(生卒年待考),吳國人。著名春秋時期吳國大夫。
7、申不害:(公元前385~前337年待考),亦稱申子;鄭韓人(今河南滎陽)。著名戰國時期韓國思想家。
8、申恬:(生卒年待考),魏郡魏人(今河北魏縣)。著名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國大臣。
9、申佑:(1425-1449年),字天錫,明仁宗洪熙元年出生於貴州務川縣火炭埡,即今務川自治縣大坪鎮龍潭村,正統十年(1445)乙丑科進士,三甲四十七名,後官至四川道御史。明英宗北伐時,身陷重圍,申佑代替英宗殉難於土木堡。景泰元年(1450)代宗朱祁鈺繼位,表揚忠烈,為申佑殉國褒顯,賜卹蔭,建祠于思南府(今思南縣)和務川。
10、申時行:(1535年-1614年),字汝默,號瑤泉,晚號休休居士。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大臣。明朝中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嘉靖四十一年殿試第一名,獲狀元。歷任翰林院修撰、禮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首輔、太子太師、中極殿大學士。萬曆年間累官至內閣首輔(宰相)。為政務為寬大,世稱長者。後辭官迴歸故里。著有《賜閒堂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