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易師匯姓名文化網就帶大家瞭解下,關於宮姓氏起源歷史及其他相關的知識,宮姓的來源起源是什麼?宮姓的始祖和宮姓家族遷徒分佈情況,讓你對宮姓氏家族起源各方面有一個全面的瞭解。
(一)宮姓來源歷史和典故是什麼?宮姓氏由來是什麼?
「宮」源出:
1、以職官為姓,形成於西周。周王朝時有專司宮廷修繕、清潔事宜的官,名為”宮人”。其後人遂以宮為姓,稱宮姓。
2、出自姬姓,以封地名為姓。春秋時,魯國有孟倚子,其兒子韜,封於南宮(今河北省南宮縣),其後世子孫遂以封地名”南宮”為姓。後又分化為南、宮二姓。亦出自姬姓,以國名為姓。
(二)宮姓的始祖是什麼?宮姓的祖先是誰?
宮熙儒,字得先,號四知,五代後周(公元951-960年)時期,授為元州防禦使。在後周闡位與宋朝時,解除印綬,偕妻帶子,遠離京師,隱居於不夜城西昆嵛山前柳林村(即今文登市界石鎮柳林莊村),是為不夜宮氏的鼻祖。現在膠東的宮姓,都是熙儒公的後裔。熙儒公隱居後,潛心鑽研《易經》,得其精髓。後遇道教大師譚真人並拜他為師,道號昆前.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熙儒公坐化於昆嵛山前之南原(今界石鎮昆陽村,原名宮家莊,1981改名)。宋太祖得知訊息後,下旨在南原建祠廟塑肖像,以供子孫後人祭祀。祠廟、蛟龍碑、塋碑等遺蹟,在清朝乾隆時代仍存,其祠廟在後世被稱為神仙殿。熙儒公是膠東宮姓的始祖,其後裔遍佈於膠東並散播於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可謂子孫興旺,瓜瓞綿綿。
(三)宮姓氏的遷移分佈情況如何?宮姓人口地區分佈情況
1.東萊宮氏始祖宮熙儒,在宋朝初年,從中原徙居膠東文登。2.江蘇省泰州宮氏始祖孝廉宮達智,在明朝初年,由河南徙居河北靜海縣,在出任江蘇揚州署篆後,定居泰州,成為當地望族。(事蹟後面再述)3.山西省繁峙宮氏始祖宮德,是安徽鳳陽府壽州人,元末隨朱元璋起義,以戰功由小兵升至都指揮使,任職山西而居。現山西宮姓人口約8500多人。4.陝西省戶縣宮家堡始祖宮友賢,其數代前祖上,於明永樂初年,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移民陝西。此支宮姓可能為宮之奇在山西族人的後裔。5.(1)山東惠民縣魏集鎮宮家村宮氏始祖宮清,於明洪武元年,自河北棗強縣徙居宮家村。(2)山東臨朐縣宮家老莊宮氏始祖宮士賢,於明洪武四年,自河北棗強縣遷此。6.河北省東光宮氏始祖宮友賢,山東即墨人,明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殿試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後徙居東光縣城東大宮家村。此村宮姓約有3000多戶。據查,此支宮氏為東萊宮氏之一支。7.安徽省懷遠宮氏始祖宮寬,在明洪武年間,由江蘇句容縣徙居安徽懷遠縣。據查,此支宮氏屬泰州宮氏的一支,現約有4800多戶。宮寬在明永樂年間任浙江歸安縣丞,授迪功郎。8.山東省墾利縣郝家鎮宮家村宮氏始祖宮九先,於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河北棗強縣徙居山東省蒲臺縣宮家村(原屬山東武定府蒲臺縣;1956年,國務院撤銷蒲臺縣,宮家村併入墾利縣)。墾利縣黃河口鎮的幾支宮姓人家皆源於郝家鎮宮家村。9.山東高密宮氏始祖(失諱),於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安徽鳳陽府徙居山東高密。後人部分遷居諸城城裡、諸城涼臺、諸城大七吉、諸城辛家堯、膠南泊裡等。族中名人有宮爾勸等。人口規模約10000人。10.安徽含山林頭鎮有山裡宮和宮大莊二村,約5000人,據資料記錄,大約500年前由山東棗莊徙居過來,目前該村莊青年們大都在外地上班或已定居在外。
中國乃至世界其他地區的宮氏,基本都是這些大族系的分支,或也有單獨的源頭,主體上都是宮之奇的後裔。就居住地來說,膠東是一個最大的宮姓聚居區域,也是宮姓人口數最多的聚居區。
(四)宮姓郡望在什麼地方?宮姓郡望堂號是什麼?
郡望
1、河東郡:古代河東郡有四:
①指今整個山西省。
②秦朝初期(庚辰,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縣),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夏縣、臨汾市、萬榮縣、永濟市、聞喜縣一帶地區。東晉時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濟蒲州鎮)。隋、唐兩朝為蒲州河東郡。隋朝時期又分蒲坂,置河東縣為治所。在明朝被並河東縣,劃入蒲州。
③唐朝時期有河東道,又設河東節度使,道治在蒲州,節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
④宋朝時期有河東路,治所在幷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北以內長城為限,而兼有今陝西東北角。大金國時期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黃河以東夏縣一帶地區。明朝時期並河東縣入蒲州。
2、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臺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幷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為市,山西省會所在。
堂號
1、”忠諫堂”:春秋時候,晉國拿了良馬河美璧向虞國借路去攻打虢國。虞大夫宮之奇向虞國國君諫道:”如果嘴唇被割去,牙齒就必然會暴露而受寒冷。虢國好比我們的嘴唇,我們千萬不能借給他人路去割我們自己的嘴唇。”虞君不聽,收了晉國的馬和璧,借給了他們道路。宮之奇便率領他所有的族人逃出虞國,不願等著當亡國奴。晉國滅了虢國班師,順道把虞國也滅了。
1、宮繼蘭(1579—1658)原名宮大壯,字貞吉,號鶩鄰,景隆子。庠生,明萬曆戊午46年(1618)應天府舉人;崇禎丁丑10年(1637)二甲六名進士。授工部吏司主事,署員外郎事協理六科,統視夏鎮河道,山東兗州府知府。告養歸,起廣東羅定兵備道,按察副使兼布政使。子二:偉鏐,偉鈺(幼殤)。
2、宮偉鏐(1611—1680)字紫陽,號紫元,繼蘭子。邑庠生,崇禎己卯12年(1639)副榜,崇禎壬午15年(1642)舉人,崇禎癸末16年(1643)會試會魁、殿試三甲69名進士。授翰林院檢討,充主講官,未就。明亡不仕。子十一:夢仁、昌宗、開宗、象宗、雲宗、龍宗、鴻營、鴻歷、世洪、鉽、世垚
3、宮夢仁(1623—1713)原名宗,字兗宗,號定山,偉鏐子。廩監生,康熙己酉8年(1669)順天府舉人。康熙庚戌9年(1670)會試會元,康熙癸丑12年(1673)殿試二甲第五名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貴州道監察御史,河南督理糧儲道布政使參議,湖廣按察使,湖北驛鹽道參議,提督山東學政,按察使副使,通政使,兵部督捕,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左僉都御史,通政使,都察院副都御史,福建巡撫、提督軍務。子二:壽平、懋讓。
4、宮懋言(1673—1732)字書升,號淡庵,鴻歷子,增生。康熙丙子35年(1696)江南舉人,康熙癸未42年(1703)會試會魁,殿試二甲十一名進士。授山西臨汾縣知縣,山西克安府通判,袁州府知府。(其父鴻歷,比其年長17歲,而中舉時間反遲其九年)。子六:耀亮、耀僑、耀靖、柳晟、耀奎、耀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