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農姓的由來是怎樣的?你對姓農起源、農姓的來源熟悉嗎?農姓的郡望堂號是什麼?農姓家族有哪些名人?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姓氏農方面的基礎知識,供大家參考!
(一)農姓來源歷史和典故是什麼?農姓由來是什麼?
1、出自炎帝神農氏的後裔,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神農氏即炎帝,又作列山氏、烈山氏、厲山氏、連山氏、賴山氏、姜王氏……史籍《易·繫辭》中稱“庖犧氏沒,神農氏作”,神農氏為有天下的王,為炎帝、赤帝、農皇。
神農氏本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領,後發明農具以木製耒,教民稼穡飼養、製陶紡織及使用火,以功績顯赫,以火得王,故為炎帝,世號神農,曾建都山東曲阜,並被後世尊為農業之神。
神農氏又曾跋山涉水,嚐遍百草,找尋治病解毒良藥,以救夭傷之命,後因誤食“火焰子”腸斷而死。《神農本草經》即是依託他的著作。
傳說,炎帝神農在位足有一百二十年,傳七代世襲神農之號,共計三百八十餘年。
神農氏有個兒子叫柱,又叫農,即炎居,其後代中有的就以農作為姓氏,稱為農氏,世代相傳就形成了今天的農氏。
2、出自古代官吏農正,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在上古時期,少昊設立負責農政的官員為農正,全稱為“春扈氏農正”。據史籍《史記·三代世表》的記載,到了堯帝時期,“堯立后稷,以為大農,姓之曰姬氏。”大農就是當時主管農政的官職。到了西周時期,“春扈氏農正”簡稱為“農正”,類如當今的農業部部長。農正下屬有農師,為上士大夫,具體負責農田耕作之管理;有農史,負責記載農事、物候、氣象、收成、倉儲等;有農役,專職負責農事過程中的相關具體事務。在農正、農師、農史、農役等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農氏、春氏、扈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3、出自西周時期官吏農父,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農父,是西周初期設定的一種官位,專職各項農事、國土管理、堪定諸侯境界等政事,全稱為“地官大司徒”,農父是其白號,歷屆農正、司農、田官、農官、農士等皆隸屬於大司徒任命管轄。在地官大司徒(農父)以及司農、田官、農官、農士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號為姓氏者,稱農氏,世代相傳至今。
4、出自漢朝時期官吏農都尉,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農都尉,是西漢時期漢武帝設定的一種官位,專職負責開拓邊疆地區的農業,掌管屯田植谷之農政,以及相關的屯墾軍民之人事政務,隸屬於大司農管轄。在東漢時期,農都尉改稱為“典農都尉”。到了三國時期以後,該官稱被廢黜。在農都尉、典農都尉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號為姓氏者,稱農氏,世代相傳至今。
5、出自漢朝時期官吏農倉長,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農倉長,全稱為農倉長令(有學者考證為農倉長使),是西漢時期漢武帝設定的一種官位,專職負責農倉藏谷,囤積糧食,為與匈奴、西羌、南夷等的系列戰事服務,後逐漸成為固定官位。農倉長是國家糧倉的最高行政長官,隸屬於水衡都尉府,屬下有農倉丞、農倉中士、農倉下士、農倉徒士、以及農倉役者若干。在農倉長、農倉丞、農倉中士、農倉下士、農倉徒士、農倉役者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號為姓氏者,稱農氏,世代相傳至今。
6、源於羌族,出自東漢時期羌族蘇農氏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為氏。秦、漢時期,羌族人中本有蘇農氏部落,後族人大多改漢字單姓為農氏,世代相傳至今。
7、源於壯族,出自宋朝時期壯族先民儂洞儂部,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壯族農氏,源出北宋時期廣西儂洞壯族起義軍首領儂智高的儂部。
(二)農姓始祖是誰?農姓是誰的後代?
神農氏、儂智高、索佳·農起。
(三)農姓人口分佈在中國哪些地方?農姓祖籍在哪裡?
農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人口約四十萬六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25%左右。農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上古時候,炎帝是著名的氏族部落的首領,他的部落崇拜鳳圖騰,和崇拜龍圖騰的黃帝氏族一起被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的部落很善於農業生產,種植業很發達,而種植業要比狩獵,採集更有保障,所以他的部落很興旺昌盛。炎帝的後後代中,有神農氏,相傳教導天下人播種種地,很受尊敬,名揚天下。而神農氏的後代中有的就以農作為姓氏,稱為農氏,世代相傳就形成了今天的農姓。到了周朝時候,農業生產在社會生產中佔據了更為重要的位置。朝廷裡面也專門設定了一種叫“農正”的官職,專門負責天下的農業生產和祈禱風調雨順的事宜,是很重要的官職。農正的後代中有的以官職名為姓氏,是今天農姓的又一支起源。另一支農姓源自北宋時廣西壯族的儂氏。北宋王朝窮於對付北方遼、西夏的戰爭,無暇南顧。祥符三年(1010年),交趾李朝建立,交趾李朝趁北宋王朝的南部邊疆鬆弛之機,強佔壯族土地,掠奪人口,榨取財物。宋神宗熙寧年間與交趾李朝的戰爭。不斷侵擾廣西沿海。 儂智高起兵反抗,在儻猶州(今靖西縣東部)建立了“大曆國”,交趾王李德政又派兵鎮壓。儂智高多次要求歸附北宋,北宋王朝為了避免南方疆場生事,置之不理。儂智高在安德州(今靖西縣境)建立了“南天國”。皇祐四年(1052年),率眾攻佔邕州城(今南寧市),自稱“仁惠皇帝”,改國號為“大南國”,年號啟歷。接著,揮師沿鬱江東下。在10多天之內,連克沿江9個州,進抵廣州城下。儂智高的軍隊也由5000人迅速壯大為50000人。圍廣州城57日不下。北宋王朝調遣大軍圍剿,儂智高率師轉回廣西,為宋大將狄青敗於崑崙關歸仁鋪。封建統治者對壯族先民的反抗鬥爭進行暴力征服,一方面大肆屠殺,一方面大量掠奪壯族先民為奴婢,使其中的倖存者在皮鞭下逐漸接受漢文化,融合於漢族之中。在打敗儂智高後,趙宋明對儂部親屬實行滅族,對儂洞百姓則以賜姓的名義副其“從良”,改為漢姓。儂洞壯族為免殺頭滅族之災,一部分更姓趙,一部分則忍痛割愛,將儂字省去人旁,以農為姓,而且還在家譜中說先祖是隨狄青自山東來。據農氏家族的族譜這樣說:“……太祖始祖,本屬為帝裔孫,迄今二千餘年,世系繁衍,散處於各省縣者,代有其人。至皇祜年間,農氏一姓,由山東省隨狄武襄(青)徵南者,以千數百計……各散居於滇、粵、越等處……”農姓為正牌壯族。由於統治者對起義的殘酷鎮壓,後人提該歷史事件心有餘悸,故不敢理直氣壯地承認自己的先祖與儂姓有關聯。
(四)農姓郡望在什麼地方?農姓郡望堂號是什麼?
郡望
1、雁門郡:戰國時期趙國趙武靈王置郡,秦朝、漢朝沿用,治所在善無(今山西右玉),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寧武、代縣一帶。東漢時期移治到陰館(今山西代縣),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朝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
2、欽州:唐朝睿宗時設古稱安州,有一千四百餘年悠久的歷史,當時治所在欽江(今廣東欽縣)。欽州位於廣西北部灣沿海地區的頂端,轄靈山縣、浦北縣、欽南區、欽北區,古屬百越,秦朝時期為象郡,南北朝時期的梁國改屬安州,隋朝時期初置安京縣,後改為欽州,主要是為了管理欽江流域而建,一直沿革至今。欽江發源於廣西靈山縣平山鎮白牛嶺,由東北向西南橫穿靈山境內,至欽州市尖山鎮入茅尾海,全長一百七十九公里,流域面積兩千四百五十七平方公里。欽江流經欽南區、欽北區、靈山縣的十九個鎮。如今,習慣上將靈山縣陸屋鎮以上河段稱為鳴呵江,陸屋以下河段稱為欽江。
堂號
1、雁門堂:以望立堂。
2、欽州堂:以望立堂。
3、稼穡堂:相傳農氏是遠古神農氏的後裔,神農氏教民稼穡(種莊稼),將人類推進至農耕社會,該堂號由此而來。
(五)農姓家族名人有哪些?農姓歷史名人簡介1農益,平南人,明永樂年舉人,官訓導,是明代的一位名儒。
1、農猷:明代官淳安縣縣令,多有惠政。
2、農志科:沅州人,明宣德年間任靖州學正,亦是明代的一位名儒。
3、農勁蓀:名竹,字勁蓀,安徽宣城人,原籍河北。民國初年天津愛國實業家、富商,霍元甲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