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姓氏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郡望堂號、姓氏起源、字輩家規、祖訓族譜等,都是深刻體現傳統與傳承意義的民族精髓;可如今,怕是大家早已不知道自己的姓氏來源,弄不懂自家血緣的演變。為了能更好的保留老祖宗的東西,易師匯姓名文化網將為大家講解姓氏文化相關知識,以便大家更好學習瞭解自己的姓氏,今天就來看看吳姓起源的姓氏知識。
(一)吳姓來源歷史和典故是什麼?吳姓由來是什麼?
1、源於姜姓
早在黃帝之前,有一個屬於姜姓的部落,這個部落以騶虞為圖騰。上古時,虞和吳同音,後來轉為諧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戰國時期,虞、吳才開始區別。所以這支部落把圖騰解釋為吳,把吳作為部落的名字。吳部落勇敢剽悍,善於狩獵,首領叫吳權,是炎帝的大臣。吳部落在姜水(今陝西隴縣隴山東)活動,他們居住的地方叫吳山。吳權的後裔中有個叫吳樞的女子,嫁給有熊部落的少典,生了個兒子,就是後來的黃帝。夏朝時,吳部落遷徙到觀津(今河北武邑東)。夏王少康時期,吳部落有個人叫吳賀,以善射著稱,曾和當時的神箭手后羿比射。這個姜姓吳部落的人,後來就以吳為姓氏,至今有5000年以上的歷史。
2、源於祝融氏吳回
源自吳回。顓頊的孫子老童,有兩個兒子:重黎和吳回。吳回氏族,居住在祝融之墟(今河南新鄭),當時正處於舜的時代,重黎因罪被舜殺,讓吳回繼任祝融氏。商朝時,這支氏族遷到山東臨朐,史稱王吳。商朝末期,有個叫吳伯的人,就是吳回氏族的後裔。算下來,這支吳姓的歷史有4000多年。
3、源於姚姓
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後,封舜的兒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商丘市虞城縣),成為方國虞國。虞國的虞思,把兩個女兒嫁給少康,還幫少康復興夏朝。商朝建立後,虞國衰落滅亡,虞國的遺民以吳為氏。秦末農民起義的首領之一吳廣,就是姚姓吳姓的後裔。這支吳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歷史。
4、源於姬姓
出自黃帝姬姓。這個起源的吳姓,在歷史上最有名氣、對後世的影響最深遠、人丁也最旺盛,是目前大多數吳姓人公認的吳姓起源。黃帝后裔古公亶父有3個兒子:太伯(又稱泰伯)、仲雍和季歷,季歷兒子姬昌很有才能,古公想讓季歷做他的繼承人,那樣就可傳給姬昌。太伯為了讓位,與仲雍帶著家眷遠走南方的吳越一帶,建立了吳國。春秋後期,吳國崛起,後來被越國所滅,吳國的遺民就以國為姓。這支吳姓至今有2600多年的歷史。
(二)吳姓始祖是誰?吳姓祖先是誰?
泰伯。據《史記·吳太伯世家》和《蒼南吳氏通志》記載,泰伯(太伯)、仲雍、季歷兄弟三人,都是姬周太王古公亶父之子。因太伯、仲雍遵從父王意願,讓位於三弟季歷,便一同到“荊蠻”(古代對離開京城偏遠的南方地區之統稱)開墾,文身斷髮,化服蠻夷,與當地民眾融為一體,傳播中原先進文化,建立了吳國(今江蘇無錫市梅村)。太伯生於商武丁四十年(前1285),卒於商武乙四年(前1195),享壽91歲,無子,仲雍繼之為國君。爾後,裔孫以國為姓,即吳姓,尊太伯為始祖,仲雍為傳代始祖。
(三)吳氏分佈地區在中國哪些地方?吳姓地區人口分佈圖
吳姓,中華姓氏,是一個多源流多民族姓氏。發源於江蘇無錫。
公元前473年吳國滅亡,吳姓子孫不僅在祖國內陸遷徙,還遠播國外。早期吳姓主要遷往鄰國越南、日本、朝鮮,後來又陸續遷往南洋諸島繁衍生息。吳國王室的一支演變成日本皇室。漢、魏至隋唐時,日本吳人懷念故土,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大陸王朝,並鄭重表明: 日本王室是吳太伯的後裔。近代,一部分吳姓子孫遠遷歐美各國。而今隨著全球一體化的浪潮,吳姓子孫已遍佈全球。
現代吳姓主要分佈於廣東、福建、廣西、貴州、江蘇五省,大約佔吳姓總人口34%,其次分佈於河南、浙江、湖南、四川、湖北、山東、江西、安徽八省,又集中了41%。
吳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6位,據2018年國家相關部門統計資料顯示,大陸地區吳姓人口總數約為2780萬人,排名第9位。
(四)吳姓郡望和堂號分別是什麼?吳姓郡望在哪些省份?
郡望
吳姓重要的郡望有延陵、渤海、濮陽、陳留、汝南、長沙、武昌、吳興等八個。
1、延陵縣:西晉時分曲阿縣置縣。
2、濮陽郡:晉代時改東郡置國,西晉末改為郡。此支吳氏,其開基始祖為廣平侯吳漢的裔孫吳遵。
3、陳留郡:西漢時置郡。此支吳氏是季扎的後裔,為東漢吳恢之族所在。
4、長沙郡:秦時置郡。此支吳氏系季扎之後,其開基始祖為西漢長沙王吳芮。
5、渤海郡:漢高祖五年(前202)置,治所在浮陽縣(今河北滄州市東南)。東漢移治南皮縣(今河北南皮縣東北)。東魏又移治東光縣(今河北東光縣東)。隋開皇初(約582)廢,大業初(約605)又改滄州為渤海郡。吳國被越國亡後,吳氏子孫到北地避難、拓荒,繁衍成渤海郡望族。
堂號
1、延陵堂:季扎是吳王壽夢的第四子,以賢德著稱,壽夢想讓他繼承王位,他堅辭不受,壽夢只好把他封在延陵。他的三個哥哥先後為吳王,臨死時要傳位給他,他仍然不接受。因此他被後人奉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邑在延陵,故時人稱其為“延陵季子”。
2、至德堂:也出自泰伯的故事。泰伯三讓王位的謙遜禮讓美德連孔子也由衷讚歎:”太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民間尊太伯為”讓王”,太伯廟前有”至德名邦”的牌坊。因此,吳姓族人以”至德”作為堂號,還有與”德”字有關的,諸如種德堂、世德堂、仁德堂、怡德堂、尚德堂、源德堂、樹德堂、德禮堂等。
3、三讓堂:出自於吳姓受姓始祖泰伯的故事。泰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長子。亶父有意將王位讓給三子季歷,泰伯為了滿足古公亶父的意願,與弟仲雍避至荊蠻,紋身斷髮,是為一讓;二讓為太伯與仲雍借古公亶父有病之機以採藥為名外出避讓;三讓是指在古公亶父死後奔喪之時,季歷欲以王位迴歸泰伯,泰伯、仲雍再次遠走東吳。吳氏後裔遂以”三讓”作為堂號。還有思讓堂、讓德堂、德讓堂,等等與”讓”字有關的堂號均緣於此。
(五)吳姓氏有哪些名人?吳姓氏的名人都是誰?
1、吳起,戰國時軍事家。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有重要地位。
2、吳質(177年—230年),字季重,兗州濟陰(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人,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曹魏大臣。
3、吳均(469年—520年),字叔庠,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