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貝姓的由來是怎樣的?你對姓貝起源、貝姓的來源熟悉嗎?貝姓的郡望堂號是什麼?貝姓家族有哪些名人?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姓氏貝方面的基礎知識,供大家參考!
(一)貝姓來源歷史和典故是什麼?貝姓由來是什麼?
1、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庶子姬奭後裔的封地郥國,屬於以國名為氏。姬奭,就是西周初期著名的召公奭,在輔佐周武王滅了殷商之後,被封於燕國,都城在九州之一的薊。周武王病逝後,其子周成王姬誦年紀還很小,只有十二歲,因此召公奭與周公旦一樣,都沒有去自己的封國,而是留在宗周繼續輔佐周成王,成為輔政大臣。燕國傳至召公奭的後裔召公康,賜封其支庶子孫食邑於鉅鹿甘泉浿水流域,建立了郥國(今河北清河),為燕國的附庸國,其子孫遂以國名為姓氏,稱郥氏。由於人口稀少,其勢不強,燕國與郥國境內實際上以北戎民族(山戎)居多。公元前七世紀,北戎民族乘鄭、宋兩國相爭,齊、魯兩國合謀伐宋國之機,南下攻伐並逐漸蠶食燕、鄭、齊諸國,燕桓侯被迫遷都至臨易(今河北雄縣)以躲避北戎民族的侵擾。
周惠王姬閬十三年(公元前664年),爆發了著名的北戎攻燕國之戰,素來癭弱的燕國一敗塗地,燕莊公急忙向春秋霸主齊桓公姜小白求救。齊國當時在賢相管仲、鮑叔牙的大力輔佐下,國力鼎盛,兵強馬壯。齊桓公同時也為了解決多年的戎擾,遂發兵攻伐北戎,在鉅鹿一線擊潰北戎,將北戎驅趕至太行山以北孤竹(今河北盧龍),挽救了救燕國。之後,齊桓公乘機佔據了甘泉一帶大片肥沃地區,吞滅了郥國。燕國君主燕莊公也無可奈何,為表示感謝救國之恩,還親自送齊桓公出境。燕莊公也很機敏,有意違反諸侯禮法,將齊桓公送進了齊國境內五十里。齊桓公挾恩霸佔了燕國的大片土地,也很有些不好意思,於是在管仲的建議下,齊桓公假惺惺地奉送給燕莊公五十里齊國的邊荒之地,取名為燕留(今河北滄州),以示回憒。在佔據了郥國之地後,齊桓公把甘泉改名為貝丘,成為了齊國的屬邑。失國的郥國王族子民,遂去邑改姓氏為貝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貝氏正宗,皆以河北清河為郡望。
2、源於地名,出自古代貝丘地區,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在先秦時期,稱貝丘之地,除了今河北省的清河與鉅鹿以外,還有今山東省的博興與臨湽、江蘇省的鎮江、廣東省的肇慶、朝鮮的清川江等地,皆古稱浿水、浿丘等,其地住民多有以居地名稱為姓氏者,稱浿氏,後省文簡化為貝氏。
顯然,貝氏有源起“浿”之地名者,多支多源,不可一論。
3、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二)貝姓始祖是誰?貝姓是誰的後代?
召公康(姬康)、黃佳·永福。
(三)貝姓人口分佈在中國哪些地方?貝姓祖籍在哪裡?
貝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與臺灣省均未進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一百一十位門閥。
貝氏遠祖起源於西周時期,上古時周文王的一個兒子被封在今天的河北省鉅鹿浿水,建立了郥國,公族子孫就時代以國名為郥姓,後來他們去掉“邑”字邊旁,改姓“貝”。因此,“貝”姓也是出自周朝王室之姓,即姬姓。
後來,有一支貝氏從河北鉅鹿浿水遷移到今山東省博興縣東南一帶,由於貝氏人口逐漸增多,該地被稱為貝丘。另一些居住在貝丘的人,也有的人就此起姓為“貝”。貝氏後來在清河郡發展成望族,世稱清河郡望。
(四)貝姓郡望在什麼地方?貝姓郡望堂號是什麼?
郡望
1、清河郡:西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己亥,公元前202年)置郡,後屢改為國,漢元帝永光年間(公元前43~前39年)後期為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
堂號
1、留任堂:明朝時貝恆任邵陽知縣,後改東阿知縣。他為官仁察明恕,甚得民心。朝廷調他另有任用,東阿耆老數百人到朝廷挽留,朝廷只好升他一級仍留東阿。
2、修史堂:明朝初年,貝瓊被召修《元史》,因此“修史”成為貝氏的另一個堂號。
3、豐谷堂:宋朝貝欽臣任江陰縣令時,重視開墾田地、發展生產,政績顯著,全縣民眾歡歌慶豐收,素有縣歌豐谷之稱,因以為豐谷堂。
4、東武堂:東漢時期,黃門令(中常侍)貝瑗曾因誅權臣梁冀家族有功,被漢桓帝封為東武陽侯。他的貝氏後裔為了紀念貝瑗的豐功偉績,所以把東武作為貝氏的一個堂號。
5、清河堂:以祖籍地為堂號,今廣西、廣東兩地貝氏春節對聯橫批“清河堂”,有時也寫“東武第”“豐谷第”。
6、光裕堂:吳越世澤;太學家聲。明代太學士貝泰,字宗魯,金華人。少以文行聞,永樂舉人。(浙江金華義烏~光裕堂)。
(五)貝姓家族名人有哪些?貝姓歷史名人簡介
1、貝俊:著名唐朝畫家。工花鳥,猶工鷹鶻。見《歷代名畫記》。
2、貝欽世:浙江上虞人。著名宋朝江陰知縣。貝欽世十分重視農業水利,當時縣境有運河,水久已湮沒,貝欽世計劃峻治。他組織村民出錢出力,不逾月而成。
3、貝瓊:一名闕,字廷琚,號廷臣、清江;浙江海寧殳山任(今浙江海寧雙山鄉),一說崇德人(今浙江桐鄉)。著名明朝文學家。
4、貝青喬:字子木,號無咎,又自署木居士;江蘇吳縣人。著名清朝詩人。貝青喬的詩結集為《半行庵詩存稿》八卷,共八百餘首,由葉廷等於同治五年刊刻。《咄咄吟》兩卷單行,有1914年嘉業堂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