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戚姓氏的由來是怎樣的?你對姓戚起源、戚姓氏的來源熟悉嗎?戚姓氏的郡望堂號是什麼?戚姓氏家族有哪些名人?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些姓氏戚方面的基礎知識,供大家參考!
(一)戚姓氏來源歷史和典故是什麼?戚姓氏由來是什麼?
1、戚氏源於姬姓。
其源流分為前源與後繼兩個時期,前源是戚氏始源於高陽氏顓頊帝之八子仲容為遠祖世系一世祖,傳至三世祖清迎賜姓姚又以姚姓傳世,至三十六世姚輔國之子玉星配姫壽昌之女騰英又被賜姓姫,以姫姓傳世,至四十二世康公楚宋交戰桐柏山衛侯命公往說,兵罷和平20年。公有功,衛侯以戚邑之地為封地於大夫康公,戚邑是一個繁華小鎮是衛國北大門戶,是各諸侯國交通要衝,封邑之後建戚邑城(據北京大學李仰松教授考查論證此戚邑地始建於西周末春秋初)。戚邑城建成後衛桓公就派其堂弟姫耳去管理戚城,在戚城收糧納稅上貢食採於戚。姫耳之子姫乙為紀念其祖父公子惠孫(衛武公之子),賜姓為孫氏,即孫乙為孫氏一世祖。從此孫氏和戚氏先祖就有戚城之糾紛!也是衛晉兩國爭奪之城邑,在晉國稱霸期間,由於戚城地理位置重要,晉總是透過控制戚來控制衛國,並透過控制衛國來駕馭東方諸侯,分別在魯文公元年(公元前626年),魯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魯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魯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先後四次奪取戚地。
2、源於官位,出自春秋真納國時期軍制戚衛,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在戚衛的後裔子孫中,又以先祖官職稱謂或職業為姓氏者,稱戚氏,世代相傳至今。
3、源於滿族,出自明朝時期女真諸部,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4、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二)戚姓氏始祖是誰?戚姓氏是誰的後代?
孫林父。
(三)戚姓氏人口分佈在中國哪些地方?戚姓氏祖籍在哪裡?
戚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體,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二百二十八位,在臺灣省則名列第二百十三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十三位,人口約四十五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25%左右。
公元前205年,楚漢相爭,彭城(徐州)一戰,劉邦戰敗,西逃至定陶,夜宿戚家寨(在戚姬廟東,今無)戚員外家。戚員外見劉邦相貌堂堂,將來必富貴,就把其女兒戚姬許配給他。戚姬姿容豔麗,嫋嫋婷婷,劉邦一見傾心,遂當晚拜堂成親。戚姬後來生有一子名如意。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在定陶稱帝,建都洛陽,後遷長安,接戚姬及其子入宮。如意聰明伶俐,劉邦說他酷肖自己,甚為寵愛。如意10歲時,封為趙王。劉邦晚年,疏呂后而寵戚姬,當時,戚夫人常隨劉邦外出打仗,而令呂后守候宮中。劉邦以太子劉盈性格軟弱,欲廢之而改立趙王,因大臣固爭,而未能如願,由是呂后嫉恨戚姬及趙王。劉邦死後,劉盈即位,呂后為皇太后,大權獨攬。她下令將戚姬囚禁。剪去她的頭髮,頸上再給她戴上鐵鎖,穿上罪人衣服,罰她舂米。戚姬兒子雖封為趙王,但遠在河北不得相見。她常常一邊舂米,一邊悲歌:“子為王兮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使誰告汝。”呂后為絕後患,遣使召回趙王,欲殺之。惠帝知母后意,乃親自迎趙王入宮,同起居共飲食呂后未得其便。一日惠帝晨起出射,趙王年幼,不能早起。呂后聞其獨居,使人攜毒酒強迫趙王飲下而毒殺之。接著以酷刑加戚姬,斷其手足,挖其雙眼,又燻聾雙耳,藥啞喉嚨,扔到豬圈裡,稱之為“人彘”。惠帝知是戚姬,悲痛欲絕,病年餘不能起,使人對母后說:“這不是人做得出來的事。我為太后之子太后所為如此,我將何以治天下。”從此縱情酒色,不問政事。戚姬被害,戚家被剿,為避族滅之禍,戚姓人曾改姓齊,遷徙別居。漢文帝劉恆即位,為戚姬昭雪,並在戚家寨修廟宇,超度亡魂,戚家人才復原姓。當今戚姓的人口不多,在大陸和臺灣均未進入前一百大姓。春秋時候,衛國大夫孫林父受封於戚城(今天的河南省濮陽),其支系子孫就世代以封地名“戚”為姓。戚亡國以後,其子孫後代逃到山東省東海郡,並且逐步在當地發展成為望族,因此,戚姓世稱東海郡(秦時置郡,治所在郯。今山東省郯城北)。
(四)戚姓氏郡望在什麼地方?戚姓郡望是什麼?
郡望
1、東海郡:又名郯郡、東晦郡。秦代始置,郡治在郯縣(今山東郯城)。西漢時其轄境在今山東省臨沂市南部與江蘇省東北部一帶,屬徐州刺史部。東漢、三國魏置東海國。西晉復置郡。
堂號
1、東海堂:以望立堂,亦稱海州堂。
(五)戚姓氏家族名人有哪些?戚姓歷史名人簡介
1、戚袞:字公文,南北朝時吳郡(今江蘇省)鹽官人。祖顯,齊給事中。父霸,梁臨賀王府中兵參軍。戚袞於梁代撰《三禮義記》,值亂亡失,著有《禮記義》四十卷行於世。
2、戚仲:宋代畫家,畫院祗候。畫山水平遠頗工,常於畫上反手題其名字。
3、戚同文:北宋初與范仲淹所創高平學派。戚同文幼年父母雙亡,由祖母帶著投奔外祖父之家。來到學舍,見到《禮記》,過目成誦,楊蔥十分驚異,即收留為徒,不到一年,畢誦五經,很快即遠近聞名。當時正值晉末喪亂,他絕意仕進,思見天下統一,因取名為同文。後來依將軍趙直,築室聚徒,講學於眼陽(今河南省商丘),求學之人,不遠千里而來,絡繹不絕。高平范仲淹亦聞名而至,依之為學,繼而授徒傳業,其學更為繁盛,遂形成高平學派。
4、戚文秀:宋代畫家,善畫水,史稱畫水名家。嘗畫《清濟灌河圖》,一筆長五丈,自邊際起,通貫于波浪之間,與眾毫不失次序。
5、戚繼光(嘉靖七年1528年—萬曆十五年1587年):定遠(現山東半島一帶)人。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明朝傑出的軍事家、民族英雄。其祖為明朝開國將領戚祥,曾任朱元璋親兵,洪武十四年(1381)最終病逝,授世襲明威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