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禹的來源和變遷歷史,禹姓的歷史名人及主要成就

姓氏禹的來源和變遷歷史,禹姓的歷史名人及主要成就

今天易師匯姓名文化網就帶大家瞭解下,關於禹姓起源歷史及其他相關的知識,禹姓的來源起源是什麼?禹姓的始祖和盛姓家族遷徒分佈情況,讓你對禹姓家族起源各方面有一個全面的瞭解。

(一)禹姓來源歷史和典故是什麼?禹姓由來是什麼?

1、源於姒姓,出自遠古“三皇”之一的帝王大禹,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2、出自春秋時期楚國附庸國鄅國,屬於以國為氏。

3、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回族禹氏,主要分佈在中國陝西省安康市的恆口地區。

4、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二)禹姓的始祖是什麼?禹姓是誰的後代?

夏禹。禹姓姒,名文政。堯任用鯀治理洪水,鯀採用攔擋堵截的辦法治理,結果沒有成功,被流放羽山而死。舜推薦禹治水。禹受命後勞苦身軀,精心治理,治水十三年,足跡遍九州,三過家門而不入,先後開通了九座大山,疏浚了九大湖澤,疏導了九條大河,劃定了九州地界,終於完成了平治水土的大業,加而受到老百姓的熱愛。於是帝舜便將其位禪讓於禹。舜逝世,禹即天子位,國號為夏後,故禹也被兒為夏禹。禹的後代子孫就以祖上的名字命氏,尊夏禹為禹姓的得姓始祖。

(三)禹姓氏的遷移分佈情況如何?禹姓人口地區分佈情況

禹氏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與臺灣省均未進入前三百大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一百零七位。在2013年人口統計中排305位。禹氏族人早先在隴西郡發展成望族,世稱隴西望。

據湖南邵東《團山禹氏族譜》記載,該支禹氏始遷祖太白公自西晉咸寧年間(公元275年)由江西泰和肇基湘中邵邑。經過一千多年的繁衍發展,子孫遍佈湖湘川黔等地。辛亥革命先驅禹志謨是團山禹氏56代孫。

據韓國《丹陽禹氏族譜》記載,始遷祖禹玄在高麗初年從中國東渡到丹陽定居,高麗(고려)是中國元朝時期的行政省之一,全稱為“徵東行中書省”。禹玄在1014年(高麗玄宗5年)中了進士,任正朝戶長,追增為門下侍中平章事。

據歷史文獻《隴西堂禹氏族譜》記載,元朝末年,禹氏族人一支從江蘇蘇州閶門外禹家巷遷興化東鄉(戴窯北側兩公里一帶),後逐漸形成禹莊自然村落。到了明永樂年間(公元1403~1424年),禹氏家族遭難,全村禹姓幾乎滅絕。倖存一禹姓六歲男孩因急中生智躲在量米的笆斗裡,才逃過劫難。因此禹氏小孩被喚作禹鬥寶,在其舅母撫育下成人。因此,禹鬥寶被後人奉為始祖(中興始祖)。到了明朝中期,禹莊禹氏家族開始興旺,其後裔中的禹龍(字子化)擅長詩文,與“狀元宰相”李春芳、文學家宗臣過從甚密,留下許多傳世之作。到了清朝末年,禹氏家族第九世中產生了一位光前裕後的人物即著名肖像人物畫大師禹之鼎,從而使該家族令世人矚目。

據《河南滎陽禹氏族譜》記載,該支禹氏始遷祖聞政公於明宣德年間(1429年),由浙江餘姚江橋村遷徙到河南汜水虎牢關,已傳至22世。

中國山西的壽陽縣,江蘇的阜寧縣,甘肅省的古浪縣,湖南省的雙峰縣、邵東縣崇山鋪、團山鎮,河南省的泌陽縣、滑縣、柘城市、滎陽市汜水縣,新鄉市原陽縣,雲南省的彌渡縣(多依)、鳳慶縣、通海縣、昌寧縣,安徽省的和縣、碭山縣、蕭縣蘆屯村,浙江省寧波市餘姚梁弄鎮,貴州省的黎平縣、興仁縣,重慶市的永川縣,山東省的萊州市、臨沂市西南莊村、小郝埠村、蒙陰縣、泰安市岱嶽區、禹城市,四川省的宜賓市,湖北省的鐘祥市,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崇左縣,遼寧省的新民市,河北省陽原縣,韓國的丹陽郡等地,均有禹氏族人分佈。

(四)禹姓郡望有哪些?禹姓郡望堂號是什麼?

郡望

1、隴西郡:戰國時期秦國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甲子,公元前279年)置郡,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治所在狄道(中國甘肅臨洮),其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以東的洮河中游、武山以西的渭河上游、禮縣以北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東部,包括今甘肅省蘭州市、臨洮縣、鞏昌縣、秦州市一帶。西漢朝時轄地在今甘肅省東鄉縣東部的洮河中游、武山西部的渭河上游、禮縣北部的西漢水上游及天山市的東部地區。三國時期曹魏國移治至襄武(中國甘肅隴西)。北魏時期轄地在今甘肅省隴西縣附近一帶。

2、琅琊郡:亦稱琅琊國、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時期的齊國有琅琊邑,在今山東膠南縣琅琊臺西北,有越王勾踐遷都至此之說。秦朝統一六國後,在境內設琅琊郡,並附置琅琊縣,治所均在琅琊(中國夏河),郡境為山東半島東南部。西漢時期治東武(中國山東諸城),並增琅琊國、櫃縣和祝茲侯國治於境內,下轄五十一縣,包括今山東半島東南部的海陽、即墨、嶗山、膠縣、膠南、沂水、營南、日照、五蓮、贛榆(中國江蘇贛榆)及青島等地。東漢朝時期琅琊國改治到開陽(中國山東臨沂)。晉朝時期改置為琅琊省。北魏時期治即丘(中國山東臨沂)。隋朝時期又復置琅琊縣。唐朝時期又裁廢,境地歸膠州、諸城,其時轄地在今山東省東南部諸城、臨沂、膠南一帶,唐朝乾元初年(戊戌,公元758年)曾廢黜,後有沂州琅琊郡。從魏、晉朝時期起,琅琊臺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屬琅琊郡(國)。另一處琅琊郡在中國江蘇南京一帶,此後作廢置的用途。

堂號

1、琅琊堂:以望立堂。

2、隴西堂:以望立堂,亦稱隴右堂。

3、十起堂:大禹治理天下,勤政愛民,吃一頓飯間因有公事急待處理而放下碗十次;洗一回頭因有公事要把頭髮挽起來三次。歷史上稱“一饋十起,一沐三握髮”。

4、惜陰堂:因大禹珍惜寸陰時間而命名。

(五)禹姓家族名人有哪些?禹姓歷史名人簡介

1、禹顯:金朝人。以戰功授義勝軍節度使,兼沁州招撫副使。率領200士兵駐守襄垣。元師集步騎數千前來攻城,四次不能拔,後因內變,城破被俘,不屈而死。

2、禹之鼎:清代畫家。康熙中任鴻臚序班。他以善畫供奉內廷。尤工寫照,秀媚古雅,為當代第一。許多名人小像都出於他的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