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顧的起源與分佈發展,顧姓的歷史名人及成就簡介

姓氏顧的起源與分佈發展,顧姓的歷史名人及成就簡介

中國姓氏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郡望堂號、姓氏起源、字輩家規、祖訓族譜等,都是深刻體現傳統與傳承意義的民族精髓;可如今,怕是大家早已不知道自己的姓氏來源,弄不懂自家血緣的演變。為了能更好的保留老祖宗的東西,易師匯姓名文化網將為大家講解姓氏文化相關知識,以便大家更好學習瞭解自己的姓氏,今天就來看看顧姓起源的姓氏知識。

(一)顧姓來源歷史和典故是什麼?顧姓由來是什麼?

1、出自姒姓,越王勾踐後裔。漢朝初年,越王勾踐的裔孫搖,因佐諸侯滅秦有功,被封於東甌(今浙江永嘉),後來搖又封自己的兒子於會稽,人稱顧餘侯。後來顧餘侯的子孫以其封地的名稱號的“顧”為姓氏,從而又形成一支顧姓居民屬於以先祖封號為氏,史稱顧姓正宗。據史籍《名賢氏族言行類稿》、《顧氏譜》等記載,相傳,大禹死後葬於會稽,他的兒子啟在山上建立宗廟祭祀他。夏帝少康後來又把庶子無餘封在會稽主持禹的祭祀,並建立越國,建都於會稽(今浙江紹興)。其後人以國名命氏,稱為越氏。顧餘侯被認為是顧氏的得姓始祖之一,他就成為了南方顧氏的鼻祖。三國時期東吳國著名的顧雍就是他的後代。

2、為夏王朝時昆吾氏之後,屬於以國名為姓氏。 據史籍《元和姓纂》和《唐書·宰相世系表》等的記載,帝顓頊有曾孫子叫吳回,在帝嚳時為火正祝融黎之弟,也為祝融。吳回的兒子陸終娶鬼方氏的女兒女嬇為妻,生有六個兒子,其中大兒子名樊,賜己姓,封在昆吾國(今河南許昌),後代便是昆吾氏。夏王朝時昆吾氏有子孫被封於顧國(今河南範縣),世稱顧伯,是夏的重要同盟國之一。在唐朝史籍《元和郡縣誌》、宋朝史籍《太平寰宇記》和某些早期顧氏家譜中,都記載有古顧國,地望在今天河南範縣東十五公里的顧城,在著名的東周歷史文獻《左傳·哀公二十一年》中,記載有魯哀公在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 473 年)與齊侯、邾子在顧國會盟。

3、出自大碶堍頭顧分支妙林顧家童,屬於因故改姓為氏。浙江寧波有一支“後顧氏”,原為孟氏,是隨主人於明朝嘉靖年間(1522—1566年)從浙江餘姚丈亭顧家埠遷徙至寧波市北侖區後,因感恩和敬慕主人而請賜“顧”為姓氏,並以矮三輩始源於顧氏排行字輩,屬於長者賜姓改姓為氏。

4、少數民族

(1)出自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①蒙古族博爾濟吉特氏,亦稱博爾機錦氏、包結慮駝氏,源出元太祖“黃金家族”孛兒只斤氏後裔,突厥語“藍眼睛的人”,世居科爾沁(今吉林科爾沁草原)、錫喇木楞(今黑龍江穆稜、雞東、密山一帶)、烏魯特(今內蒙古東南部興安盟地區)、扎魯特(今內蒙古扎魯特旗)、克魯倫(今內蒙古呼倫貝爾克魯倫河流域)、察哈爾(今河北張家口一帶,包括河北、內蒙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區)、呼倫貝爾(今內蒙古海拉爾)、克什克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阿巴噶(今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阿巴噶鎮)、巴嶽特(今山西省天鎮、陽高縣邊外)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 Borjigit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顧氏、包氏、鮑氏、博氏、李氏、陸氏、王氏、梁氏、尹氏、寇氏、奇氏、波氏等。 [3]  ②蒙古族洪鄂氏,亦稱洪峨氏,以地為氏,世居尼馬察(今黑龍江穆稜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葉赫(今吉林梨樹)、哈達(今遼寧西豐小清河流域)、伯都訥(今吉林松源)、長白山等地。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 Honge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顧氏、洪氏、鄂氏、關氏等。③蒙古族固兀日氏,源出古老的蒙古乃蠻王之子屈出律的固勒札部,通古斯語為“Kouldja”,後為“固勒札”,是新疆地區古老的伊犁河谷中部河流渡口卡倫(哨所)的名稱,位置在今新疆伊寧,後建有固勒札城(寧遠城,今新疆伊寧),以其城邑名稱為姓氏,稱固勒札氏。元末明初,該部為蒙古準噶爾部所吞併,逐漸演化稱為蒙古固兀日氏。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顧氏、白氏等。

(2)出自滿族,屬漢化改姓為氏。

(3)出自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4)出自裕固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裕固族中,有顧勒都斯氏、顧令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多是取第一個字的諧音漢字改稱顧氏。

(5)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壯族、回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顧氏族人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顧氏相傳。

(二)顧姓始祖是誰?顧姓是誰的後代?

顧搖為顧姓的得姓始祖。

(三)顧姓人口分佈在中國哪些地方?顧姓祖籍在哪裡?

顧姓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姓氏,最早的一支形成在夏末商初,也自現地的範縣,還有一支形成在西漢初期,也自現在的江蘇蘇州。根據有關史書記載,夏朝有個諸侯國叫顧國,夏朝末年,商部落領袖湯率領軍隊滅掉顧國,亡國以後的顧國王族子孫,散居在全國各地,用原國名作為姓氏,從此中國開始有顧姓。又根據記載,越王勾踐的裔孫閩君搖,為東海王,建都東甌(在現在的浙江就喜縣西南),後來搖又封自己的獨生子為顧餘侯,他的支庶子孫用他的封號的第一字作為姓,也姓顧,從而又形成一支顧姓居民。

顧姓在得姓以後,北顧發展不及南顧。春秋戰國時期,兩支顧姓發展緩慢。

有資料表明,南顧得姓後不久就成為會稽(今蘇州)一帶的大姓,漢魏六朝時與陸、朱、張合稱為會稽四姓。

漢時,有會稽大孝子顧翱,因母喜食菱白,而徙居太湖湖畔。至南朝梁時,會稽人顧歡是著名徵士,其子孫後遷金華,又由金華遷居天台,發展成為強宗大姓。當地的一些山水地名,如顧儒嶺、歡溪等,皆是由他而來。由於顧姓主要發源和發展於會稽(江蘇吳縣),所以在歷史上會稽也被當作顧姓的著名郡望之一。

此外,這支顧姓中後來又有人遷武陵(今蘇州武陵溪),並在當地迅猛發展,武陵也因此被尊為顧姓的另一大郡望。

三國至唐代,顧姓一直是江東四大姓之一。

唐以後,由於官職調遷,避兵火之亂等原因,顧姓不斷地向南北各地播遷。

明初洪武年間,顧姓作為明朝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河北、河南、山東、安徽、江蘇等地。有資料表明,明代中葉時,顧姓不僅分佈於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廣東、四川等地,而且在北方的山東、山西、陝西、河北、內蒙等地也有顧姓人居住。

如今,顧姓在全國分佈甚廣,尤以江蘇、浙江等省為多,上述兩省之顧姓約佔全國漢族顧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四)顧姓郡望和堂號分別是什麼?顧姓郡望在哪些省份?

郡望

1、會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於原吳、越地置郡,治所在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相當今江蘇長江以南,茅山以東,浙江省大部分及福建全省。順治時移治山陰(今浙江省紹興)。

2、武陵郡:漢高帝置郡。治所在義陵(今湖南省漵浦南)。相當今湖北省長陽、五峰、鶴峰、來鳳等縣,湖南省沅江流域以西,貴州省東部及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龍勝等地。

堂號

1、會稽堂︰以望立堂。

2、三絕堂:東晉顧愷之,時人稱他才絕、畫絕、痴絕,合為“三絕”。

3、餘慶堂:意思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和明朝大臣顧佐有關。他為官剛正不阿,廉潔有威望,老百姓把他比作宋代的包拯。後人稱他“剛直清廉如包拯,積善為民有餘慶。”

(五)顧姓有哪些名人?顧姓的名人都是誰?  

1、顧野王:南朝梁陳時,訓詁學家、史學家。著龜佔侯,蟲篆奇字,無所不通。有《玉篇》30 卷。

2、顧愷之:東晉義熙年間任通直散騎常待,多才多藝,工詩賦、書法,尤精繪畫,有“才絕、畫絕、痴絕”之稱。其畫主要是人物肖像及神仙、佛像、禽獸、山水等。後人評其作畫是“意存筆先,畫盡意在”。著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贊》等,對中國畫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3、顧況:唐朝詩人。善畫山水,其詩同情人民,針砭時弊,後隱居茅山,號“華陽真逸”。

4、顧琮:唐朝人,曾任職唐朝時期設立的第二級實質宰相職位。

5、顧閎中:江南人,五代十國中南唐著名人物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