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丁的起源與分佈發展,丁姓的歷史名人及成就簡介

姓氏丁的起源與分佈發展,丁姓的歷史名人及成就簡介

中國姓氏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郡望堂號、姓氏起源、字輩家規、祖訓族譜等,都是深刻體現傳統與傳承意義的民族精髓;可如今,怕是大家早已不知道自己的姓氏來源,弄不懂自家血緣的演變。為了能更好的保留老祖宗的東西,易師匯姓名文化網將為大家講解姓氏文化相關知識,以便大家更好學習瞭解自己的姓氏,今天就來看看丁姓起源的姓氏知識。

(一)丁姓來源歷史和典故是什麼?丁姓由來是什麼?

來源一:第一支見諸於《姓氏考略》,周武王伐紂之時﹐就有了丁姓的諸侯。但這位丁姓諸侯的詳細情況﹐卻沒有更多的文字記載。

①源於子姓,出自殷商諸侯丁侯的後裔,屬於以先祖諡號為氏。

②源於周朝遺民微子啟的封地,屬於以先祖字號為氏。周朝封遺民微子啟於宋(今河南東部和山東、江蘇、安徽之間一帶地區),建立了宋國,世人稱其為宋丁公。

來源二:丁氏的第二支姓源來於姜子牙一族。源於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子姜伋的諡號,屬於以先祖諡號為氏。

(二)丁姓始祖是誰?丁姓是誰的後代?

丁公伋。少典之子炎帝神農氏,因居住在姜水之濱,於是以姜為姓。姜姓子孫經夏、商兩代,到周時有姜尚,俗稱姜太公。西周初年姜尚任周太師,因輔佐武王滅商有功,封於齊(今山東省北部、河南省東部)。其長子名伋,周成王、周康王時為重臣,諡號為齊丁公,其子孫便以諡號為氏,稱為丁氏,並尊丁公伋為丁姓始祖。丁氏族人大多尊奉丁公伋(姜伋)為得姓始祖。

(三)丁姓人口分佈在中國哪些地方?丁姓祖籍在哪裡?

丁姓的支源眾多,但大致上,山東為其最早發源地,後在當地發展成為丁姓最大的濟陽郡望,山東丁姓亦是各地遷播的主源頭。秦漢時期,丁姓聚居地主要在今山東、江蘇、河南境內,同時,河北、陝西、廣西、湖北、廣東等省也有少量丁姓人口落籍。 [16]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導致了丁姓頻繁的遷徙,可謂丁姓歷史上播遷的昌盛時期。三國孫吳的孫匡改姓丁,為丁姓的發展加添了新的支脈,江蘇南部及浙江大部分地區成為此支丁姓繁衍的主要區域。這一時期,丁姓仍以山東、河南為中心繁衍生息,另外,江西、安徽也有丁姓遷入者。唐代,濟陽丁姓有入居福建者。據《漳州府志》所載:“陳元光軍諮祭酒有丁儒者,先世濟陽,後徙光州固始,總章二年,從元光開漳州。”此支丁姓唐末遷居泉州、廣東等地。宋元時期,有江蘇人丁謂後人分居於崖州(今廣東省崖縣西北)和廣州。有丁允文、丁肇憲分別開基廣東潮州和梅州,被視為當地始祖。清代,居於福建、廣東一帶的丁姓有移居臺灣的,後徙居泰國、新加坡、美國等地。至此,從宋代以來散佈全國各地的丁姓已日趨向世界各地延續其支脈。今日丁姓以江蘇、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山東、江西、浙江、貴州、吉林、遼寧等省多此姓,上述十一省丁姓約佔全國漢族丁姓人口72%。丁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四十六位的大姓,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0.44%。

丁姓在臺灣也遍及各地,以臺北、澎湖、嘉義、新竹和嘉南地區最多。以其人數而言是第八十九位。丁氏自閩、粵一帶,播遷到臺灣,也是為時較早的。臺灣省文獻會擁有一項古契,上記:清嘉慶二十年間(公元1816年),有一位添福莊的墾戶丁文開,當官向南嵌、龜侖、坑仔三社屯丁給出埔一所,可知早在嘉慶年間臺灣已有丁姓的蹤跡。此後又有人徙居泰國、新加坡、美國等國。

(四)丁姓郡望和堂號分別是什麼?丁姓郡望在哪些省份?

郡望

丁姓的郡望主要有濟陽、濟陰、陳郡、譙國、扶風、西河、洛陽等。

堂號

1、”馴鹿堂”:後漢丁茂,小的時候死了父親,家裡很窮。他對母親最孝,母親死後,他自背了土築墳,又栽了松柏在墓旁。白鹿從山上到墓旁守護墓。太守舉他為孝廉,拒不受。 丁姓又以”濟陽”為其堂號。

(五)丁姓有哪些名人?丁姓的名人都是誰?

1、丁鄒:北齊時期的鄴城富商,《北齊書》評價道:“鄴中富商丁鄒、儼興等併為義孝。”

2、丁謂:蘇州長洲(今江蘇省蘇州)人,北宋真宗時任右諫議大夫、權三司使,後升至宰相,被封為晉國公。其修復京城的故事被尊為古代“運籌學”運用的典範。

3、丁士美:(1521~1577),字邦彥, 號後溪,淮安府清河縣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1559)狀元。

4、丁度:祥符(今河南開封)人,北宋文字訓詁學家,官至端明殿學士。曾與李淑等刊修《韻略》,又刊修《廣韻》成《集韻》。

5、丁顗:祖籍恩州清河(今屬河北省)人,後遷居祥符,北宋著名藏書家,共蒐集圖書至八千卷。

6、丁璉:番禺(今屬廣東省)人,北宋元豐年間進士,任朝議郎一職。

7、丁敬:浙江省錢塘(今杭州)人,清代篆刻家,喜好金石文字,善鑑別,工於詩、書、畫,尤精刻印,開創了“浙派”,被譽為“西泠八家”之首。

8、丁丙:浙江省錢塘人,清末藏書家,撰有《善本室藏書志》,著錄其藏書中珍貴部分。

9、丁謙:浙江省仁和(今杭州市)人,近代地理學家。著有《蓬萊軒地理學叢書》六十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