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朋友看到2022年8月7日就立秋了,就會問到是不是秋天就已經來到了,天氣就涼爽了了? 這裡給小夥伴們講一下這方面的內容。
一、2022年立秋到了是不是秋天就來了?
1、含義上,立秋是秋天的開始,算是秋天了。但從氣候上來講,多地還沒有達到入秋標準,還不是秋天。
2、立秋不代表酷熱天氣的結束,立秋還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才出暑,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
1、立秋時節在民間也被人們稱為七月節,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每年公曆8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35度時為立秋。
2、立秋三候:涼風至,白露生,寒蟬鳴。一候為5天,立秋15天,逐漸變涼。
3、從文字角度來看,秋字由禾與火字組成,是禾穀成熟的意思。
4、立秋到了,並不是秋天的氣候已經到來了。劃分氣候季節要根據候平均溫度,即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時節。除長年皆冬和春秋相連無夏區外,我國很少有在立秋就進入秋季的地區,都是會在熱一段時間這段時間稱為秋老虎。
三、立秋有哪些飲食傳統民俗?
1、立秋吃茄子
民諺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立秋正是吃茄子的好時候。在這個季節吃茄子能降“火氣”,除秋燥。並且秋天剛收成的茄子被稱為“秋茄”,帶有獨特的清香,口感細嫩,風味比普通茄子更勝一籌。
2、立秋貼秋膘
“貼秋膘”是立秋時節的傳統習俗,尤其是在北方。這一天,北方的老百姓都會排隊買肉,回家燉上一鍋,來補補入夏之後身體的虧空。夏天天氣熱人們不想吃飯,很多人都會“掉膘”。進入秋天之後,天氣涼爽,人們食慾增強,於是就想吃點肉把膘補回來,於是就有了“貼秋膘”的說法。
3、杭州吃西瓜
杭州等地有立秋吃西瓜的習俗,稱為啃秋。而立秋這天,也往往是這一年最後一次吃西瓜——人們覺得立秋後,早晚天氣變涼,吃涼的東西會對腸胃產生影響,因此立秋後就不再吃西瓜。
4、山東吃“渣”
山東一些地方有立秋吃“渣”的習俗,這裡的渣是“豆渣”的意思。立秋吃豆渣是源於豆渣的養生作用,因為吃豆渣對於秋季預防腹瀉是有好處,正所謂“立秋吃渣,不嘔不拉。”
5、天津“咬秋”
清朝張燾的《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就有這樣的記載:“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天津等地流行立秋時節“咬秋”。人們在立秋前一天把瓜、蒸茄脯、香糯湯等放在院子裡晾一晚,在立秋當日吃下,為的是清除暑氣、避免痢疾。
6、臺灣吃龍眼
立秋時節正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當地人認為“龍眼”就是“福圓”,食用龍眼可以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好運。
7、金華吃清涼糕
吃清涼糕在金華市民的心裡,立秋吃西瓜、吃清涼糕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什麼是清涼糕呢?就是用番薯澱粉熬成羹狀,倒在碗裡。待第二天早上,結成一整塊。遠看似一塊圓潤剔透的白玉,然後切成小塊,撒上白糖、醋、薄荷,清涼爽口、酸甜開胃。
8、四川喝“秋水”
四川東、西部流行喝“立秋水”。在立秋時節,全家老小各飲一杯,據說可消除積暑,秋來不鬧肚子。
9、南京“啃秋”
在老南京立秋節氣時,有著“啃秋”的習俗,還有一些非常有趣的說法,比如“秋後十八盆”,表示立秋後還有長時間的炎熱;另外,關於立秋還有公秋和母秋之分,更有“公秋涼爽母秋熱”的說法。
10、浙江吃秋桃
浙江一帶流行在立秋這一天吃秋桃,桃子營養豐富,而且寓意吉祥。立秋這一天,大人小孩每個人都要吃桃子,吃完以後把桃核保留起來。等到除夕這一天,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掉,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去除瘟疫,給大家帶來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