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後還熱嗎?立秋節氣的氣候特點有哪些?

立秋之後還熱嗎?立秋節氣的氣候特點有哪些?

立秋是什麼意思?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氣,時間是在每年公曆的8月7或8日,雖然立秋標誌著秋季的開始,但是從氣溫上來說,依然是比較高的,暫時還感受不到秋季的涼意,那麼立秋的氣候特點是什麼?立秋之後天氣有什麼變化?現在易師匯民俗文化網帶大家瞭解下。

一、24節氣立秋是什麼意思?立秋之後還熱嗎?

立秋是“四時八節”之一,“立”有開端之意。立秋之後,始入秋季。

立秋十日遍地紅。立秋,意味著穀物開始成熟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記載:“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說文解字》中“秋”之含義更加明確:“秋,禾穀熟也。”立秋過後,大自然呈現出一派豐收的景象。

來到秋野之上眺望,玉米揚花、大豆成莢、棉花結鈴,農人們翹首盼望入秋過後雨水充沛,農事興旺。俗語說:“立秋三場雨,秕稻變成米”。望著密密匝匝的作物抽穗生長,農人內心的喜悅洋溢在臉上,又是一個金黃的時節,又是一個收穫的秋天。

到了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立秋還處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才出暑,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所謂“熱在三伏”,又有“秋後一伏”之說,立秋後還有至少“一伏”的酷熱天氣。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這天往往還處在中伏期間,也就是說,酷暑並沒有過完,真正有涼意一般要到白露節氣之後。

進入秋季後,由夏季的多雨溼熱過渡向秋季少雨乾燥氣候。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萬物隨陽氣下沉而逐漸蕭落。最明顯的變化是草木的葉子從繁茂的綠色到發黃,並開始落葉,莊稼則開始成熟。

二、立秋節氣的氣候特點有哪些?立秋之後有什麼天氣變化?

立秋時值公曆八月上半月,習慣上表示秋季的開始,但氣溫未降至秋 季標準,故有“三伏不盡秋到來”之說。

溫度開始下降,平均氣溫 26-27 ℃,最高氣溫 仍在 35 ℃以上,一般早晚有些涼意,中午前後依然炎熱。降水量開始減少,一般 70-80 毫米,常有大風和暴雨出現,但也有些年份出現早秋旱。一般光照充足,有利於早秋 作物的生長發育。

立秋日對農民朋友顯得尤為重要,有農諺說:“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這是說立秋日如果聽到雷聲,冬季時農作物就會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氣晴朗,必定可以風調雨順的過日子,農事不會有旱澇之憂,可以坐等豐收。

此外,還有“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乾河底”的說法。也就是說,農曆七月立秋,五穀可望豐收,如果立秋日在農曆六月,則五穀不熟還必致歉收;立秋前颳起北風,立秋後必會下雨,如果立秋後刮北風,則本年冬天可能會發生乾旱。

天氣短期內呈現炎熱的狀態

立秋後,天氣還會持續炎熱,但立秋預示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

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立秋以後,由於熱帶海洋氣團退居到海上,很多地區上空逐漸受變性的西伯利亞氣團控制,出現全年最宜人的秋高氣爽天氣。

但是,由於基本受單一的氣團控制,早晚風向變化較大,往往是夜間吹西北風,白天吹南風。

所以,立秋後會造或天氣逐漸轉涼,早晚溫差較大現象,有時早上穿長袖都覺得寒意非常濃,但到了中午,穿短袖還是感覺熱。這也就是為什麼民間有秋老虎這一說法,秋老虎一般發生在8、9月之交,持續日數約7-15天。

立秋時節的習俗

1、立秋節

在立秋節氣每年都有立秋節,也稱七月節,時間在公曆每年8月7日或8日開始。歷史較為悠久,農村在立秋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預卜天氣涼熱的活動。還有以西瓜、四季豆嘗新、祭祖的風俗。

2、秋忙會

秋忙會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有與廟會活動結合起來舉辦的,也有單一為了秋忙而舉辦的貿易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3、食秋桃

浙江杭州一帶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每人一個,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來。等到除夕,不為人知地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樣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4、貼秋膘

因為多數人過夏天體重要減少一點。以往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以胖瘦做標準,瘦了當然要“補”。等立秋到秋風起,胃口大開時,就要吃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來多儲存脂肪抵禦冬天的寒冷。

立秋後面節氣是什麼

立秋下一個節氣是處暑,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的到來,標誌著炎熱天氣到了尾聲,暑氣漸漸消退,由炎熱向涼爽過渡。而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第13個節氣,秋季的第一個節氣,立秋並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束,立秋還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氣(處暑)才出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