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三候是哪三侯?立冬三候中的一候二候三候是什麼意思?

立冬三候是哪三侯?立冬三候中的一候二候三候是什麼意思?

今天我們說下立冬三候是哪三候以及各自代表什麼意思方面的內容,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節氣,冬季的第一個節氣。 那麼24節氣立冬的三候是哪三侯了呢?立冬三候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下。

一、立冬三候是哪三侯?

立冬分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一候“水始冰”,是說水從這時起,就會漸漸結冰,尤其是北方地區;

二候“地始凍”,再五日,氣溫降到零度,土地表層開始凍結;

三候“雉入大水為蜃”,其中雉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三候時,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二、立冬三候中的一候二候三候是什麼意思?

1、一候水始冰

在北方,冷空氣勢力較強,常常南侵,形成大風降溫並伴有雨雪寒潮。一般地,立冬一過,我國就逐漸進入寒冷季節。而此時,在北方,水通常已經能結成冰了。記憶中,無數個冬日的早晨,凝結在建築以及植物上的露水像變魔術一樣成為了各種造型的冰凌、冰渣,透明晶亮,頗有趣味;而睡覺前,孩童們最愛在庭院裡放上一桶淨水,待清晨起床,拿起那明淨的冰塊把玩。還有不諳世事、頑皮的孩童將冰塊放入嘴裡,咬得“嘎嘣”作響。在冬日,小小的冰塊為孩子們帶來無限的樂趣和驚喜。

2、二候地始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立冬之時,便是冰凍之始。此時,北方的秋收早已結束,空曠的原野上,裸露出一片片紅黃的土地。一場雨下來,經過霜凍,泥土的表層往往會出現一層薄冰,腳踩上去,“咯吱”作響。可別小看了這薄薄的冰層,它們是在包裹並保護著泥土。因為土地是民生之本,有了它,人們才可耕耘,才有糧種,有飯吃。而被冰凍的每一寸土地都在以它自己的方式告誡人們:地凍將息,好比人之將省,以接地氣而不忘本也。

3、三候“雉入大水為蜃”。

雉是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立冬後雉便變成大蛤了。這樣的說法充滿想象且極富戲劇性。在古代,由於科技不發達,人們只能憑想象和猜測來解釋大自然中的許多現象。事實上,冬來,候鳥南遷,雨水減少,海水與河流的水位也就相應減退,於是,人們便常常可以在裸露的沙灘上看見大蛤了。

以上就是關於立冬三候是哪三侯及立冬三候中的一候二候三候是什麼意思方面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